激电异常的定量解释方法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模型

   www.gaoxiao88.net

为了对经评价后的有意义异常进行定量解释,除上面讲过的半定量方法,如利用异常曲线的特征点求埋深和利用剖面曲线或断面等值线的不对称性判断极化体的倾向外,这里我们再介绍几种能更进一步对激电异常作定量解释的方法。

(一)类磁选择法

类磁选择法是一种适用于对中梯装置的激电异常作反演的定量解释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正演计算方法,当不断改变模型使正演结果与实测异常有最佳拟合时,便可给出反演结果。

1.体极化电场的积分计算法

我们知道,体极化可看成许多电流偶极子的体分布。现在考察一个极化强度为P的体积单元dυ如图2⁃2⁃82(a)所示。按P的定义,此体积单元的等效电流偶极矩p=Pdυ,若极化体和围岩电阻率相同(ρ12),则它在极化体外任意点N产生的激电二次场之电位dU2,可按电流偶极子在全空间中的电位公式写出: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图2⁃2⁃82 体极化二极场(a)和磁场(b)的类比

设围岩不极化(η1=0),则极化体外N点的二次场仅为极化体V在该点所产生,其电位可由(2⁃2⁃38)式的体积分求出: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上式适用于全空间条件,但实际上激电法多在地面观测。设N点在水平地面上,当用简单加倍的镜像法近似考虑地面影响时,则N点的二次场电位: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对于大极距的中间梯度装置,可近似看成极化体受水平均匀极化(P=常数)。于是,“综合电极化参数”: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可从(2⁃2⁃39)式的积分号中提出,则二次电位: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二次场沿地面(x方向)的电场分量: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2⁃2⁃41)和(2⁃2⁃42)式便为用积分法计算体极化二次场的基本公式。它在形式上较简单,但除少数简单形状的极化体之外,一般说,用解析法计算式中的体积分并非易事。不过,上述公式与磁化体磁异常的计算公式类似,故可用电磁类比方法计算激电异常。

2.电磁类比

根据磁法勘探的正演理论,磁极化强度为Jx的水平均匀磁化磁性体V,在其外N点(图2⁃2⁃82(b))产生的水平磁异常Δ

,可用体积分表示为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① 这里的磁异常ΔH和下面的ΔZ表示磁感应强度B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异常,上角=或⊥表示水平或垂直磁化。磁极化强度J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的磁偶极矩,即J=pm/dυ,它与磁化强度M间的关系是J=μΜ。即国际单位制中,描述磁化强度有两个量:M(=κH),κ为磁化率,H为磁场强度和J(=κB)。

对比(2⁃2⁃42)和(2⁃2⁃43)式得: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由于JD/Jx为负值常数,如图2⁃2⁃82所示,故上式表明,中梯装置激电二次场E2x的剖面曲线,与水平磁化的水平磁异常Δ

有相同的形状,只是差一个负的常系数。

将极化强度P的定义式和(2⁃2⁃40)式代入(2⁃2⁃44)式得: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若极化体的极化不强,可近似地将极化体内的总场电流密度j视为与N点的总场电流密度jx相等,则N点的总电场强度:

Ex1jx1j(2⁃2⁃46)

将(2⁃2⁃45)与(2⁃2⁃46)式相除,则得N点的视极化率: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这便为激电法中梯装置ηs异常与水平磁化的水平磁异常Δ

之类比关系式。ηs和Δ

的异常形状相同,但差一个负的系数。

若地球物理条件是二维的,则根据磁法勘探理论,水平磁化的水平磁异常Δ

,与按磁极化强度Jz作垂直磁化的垂直磁异常ΔZ间有关系: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故得激电中梯ηs异常与垂直磁化的垂直磁异常ΔZ间的类比关系式: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由于在现有的磁法勘探理论中,垂直磁化的垂直磁异常ΔZ研究得较多,故(2⁃2⁃48)式较(2⁃2⁃47)式更适用。

图2⁃2⁃83 豫南某铜矿18勘探线物探⁃地质成果图

1—钻孔控制的矿体;2—推断的矿体和矿化范围;3—矿体编号

任意截面形状的二维极化体上激电异常的计算方法如下:任意截面形状二维磁性体的 ΔZ,可通过“米科夫量板”读数后,按下式算得:

ΔZ=0.01Jz(N+-N-)  (2⁃2⁃49)

这样通过不断修改给出的地电模型进行反复计算,直至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达到最佳拟合时为止。此时该经过选择后的最终模型即为所要求取的反演结果。

现以河南某铜矿为例来说明类磁选择法的反演解释效果。

该矿为一与细碧角斑岩系有关的黄铁矿型铜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最初发现的L9和L10两矿体,近地表部分已被古人开采,并多被矿渣覆盖,使地面地质与化探工作遇到困难。要求物探配合。矿区内地形切割大,大多数矿体埋藏于潜水面以下,故自电和电阻率法效果不佳。但矿体及其周围的黄铁矿化近矿围岩能形成明显的激电异常,而该区又未发现其他激电干扰因素,所以用激电法作为该区普查找矿的基本方法。

在该区投入面积性激电(中梯)工作的结果,除在已知矿(L9和L10)上得到明显异常,并成功地追踪和圈定其范围之外,还在其南边发现了与之平行的低缓异常。考虑到该区不存在其他干扰,推断为深部盲矿体所引起。异常检查钻在穿过L9和L10之后,于深部打到了L8和L12两上新矿体,初步验证了激电所推断盲矿体的存在。盲矿体的发现扩大了该矿床的远景。为了确定该盲矿体的位置和空间形态,对18勘探线的纵向中梯ηs曲线做了类磁选择法解释,所得结果示于图2⁃2⁃83。从图上可看出。推断的矿体(包括矿化围岩)截面与钻探结果吻合得很好。

但应指出,类磁选择法是有条件的。其应满足的条件是:①极化体和围岩电阻率相同;②围岩不极化;③地表水平;④水平均匀极化等。当围岩极化率 η1≠0时,若用ηs1代替ηs,用η21代替η2(极化体的极化率),则电磁类比关系仍能近似成立。由于上述①和③两个条件一般不易满足,故应用时应当慎重。

(二)利用点测深料作定量解释的方法

为了利用点测深资料对极化体的埋深、产状等作定量解释,现介绍可用计算机完成的几种作图解释方法(柯马罗夫B A,1994;李金铭等,1997;陈本池等,1998)。

1.确定极化体中心埋深的相对强度法

为了说明相对强度法的解释原理及作图方法,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上一节提到的圆弧交汇法。

对埋藏球体主剖面上固定点源测深(FPS)法视极化率ηs曲线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供电点A到曲线极值点K的距离,近似等于由供电点A到球心的距离。因此剖面上若有两个以上供电点时,当分别以每个供电点为中心,以其到相应曲线极值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则由这些圆弧的交点便可确定球体的中心位置和深度。这就是所谓的圆弧交汇法。

图2⁃2⁃84 相对强度法的作图示意图

为了对观测剖面通过的断面用计算机进行解释,在圆弧交汇法基础上提出的相对强度法,可作为确定极化体中心深度的另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如图 2⁃2⁃84所示。断面被网络化后,首先对各节点上的ηs值求和进而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n为观测剖面上的供电点数)。关于各节点的ηs取值可按图2⁃2⁃84所示通过作图方法完成。这里应注意,凡在供电点左半断面上的节点,均由ηs左支曲线的地面实测值确定;而在供电点右半断面上的节点,则均由ηs右支曲线的地面实测值确定。有了各节点的平均值

后,再找出断面上的最大平均值

,然后用

去除以各节点的

,最后便得到了各节点的相对强度值

(类似地可求出各节点视电阻率的相对强度值。但对低阻体而言,应用最小平均值去除以各节点的平均值)。依次按一定间隔在断面上画相对强度等值线,并根据最大相对强度异常位置,来确定极化体的中心深度(对低阻体来说,视电阻率应为最小相对强度异常位置)。由图2⁃2⁃85(b)给出的球体上的解释结果可以看出,在所论条件下,视极化率ηs的相对强度异常中心与埋藏球体的中心十分吻合。

图2⁃2⁃85 低阻极化球体主剖面上FPS法ηs理论曲线定量解释图(h0/r0=2)

η1=1%;η2=30%;ρ1=100 Ω·m;ρ2=10 Ω·m;r0=10m;h0=20m;(a)9个供电点的ηs理论曲线;(b)相对强度等值线;(c)剖面积分曲线

(虚线代表左积分,实线代表右积分);(d)放射线积分曲线

(虚线代表左积分,实线代表右积分);(e)微分参数圆弧线

2.确定极化体倾斜方向的积分参数法

为了确定具有一般产状(非直立或水平)脉状体的倾斜方向而提出的所谓有积分参数法,其主要依据是,当外加电流场的方向与倾斜良导极化体的长轴方向一致时,在倾斜一侧的ηs和ρs异常曲线与横轴所夹面积为最大。因此对FPS法来说,若将观测剖面上每个供电点测得的左、右两支曲线,分别求出它们沿测线的积分值(我们用

符号表示),则根据积分值大小的相对变化便可确定极化体的倾斜方向(每条曲线的积分值,可通过对各测点之ηs观测值的求和取得)。

积分参数的表示和作图方法见图2⁃2⁃85 中的(c)和(d)图。(c)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各供电点之左积分值和右积分值的连线。曲线交点反映了相对强度异常中心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交点两边的曲线是否对称,可反映极化体的产状。(d)图中两条花瓣形曲线称为速矢端线,它是由相对强度异常中心向各供电点引放射线,并在每条射线上用一定比例的线段长度代表相应的左积分和右积分值,然后分别将其连接而成。根据放射线上两条曲线的不对称性可指明极化体的倾斜方向。

3.确定极化体上界面位置及轮廓的微分参数法

基于ηs和ρs曲线的微分特性与埋藏体的上部边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确定埋藏体上界面位置及轮廓,提出了所谓微分参数法。其具体做法是,先计算ηs,ρs曲线沿观测剖面的方向导数(dηs/dL,dρs/dL),并找出其最大值。然后分别以各供电点为中心,以其到各自导数最大值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由诸圆弧的环绕线便可大致勾绘出埋藏体的上界面位置及轮廓[见图2⁃2⁃85中的(e)图]

图2⁃2⁃86 倾斜铜板主剖面上FPS法ηs实验曲线定量解释图

模型40cm×20.5cm×0.2cm,顶深10cm,倾角45°;(a)6个供电点的ηs实验曲线;(b)相对强度等值线;(c)剖面积分曲线(虚线代表左积分,实线代表右积分);(d)放射线积分曲线(虚线代表左积分,实线代表右积分);(e)微分参数圆弧线

图2⁃2⁃86给出了一个倾斜铜板上的水槽模型实验结果。由图可见对非等轴状极化体而言,定量解释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极化水平层的一维反演方法(李金铭等,1994)

对极化水平层而言,为了求取层参数所采用的方法与电阻率测深的一维反演方法相同。通常仍采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最优化法,只是这时需通过等效电阻率法将ρi换成

i/(1-ηi)后,由ηs=(

s)/

即可求出ηs的反演结果。图2⁃2⁃87给出了电阻率断面为 HKH(ρ)型,极化率断面为KHK(η)型的五层模型温纳测深ρs和ηs曲线。

图2⁃2⁃87 五层水平地层温纳装置激电测深ρs和ηs曲线

反演结果列于表2⁃2⁃3。

由表2⁃2⁃3中的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在所给初值偏离真值较大(≥50%)情况下,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表2⁃2⁃3 五层理论模型反演结果

(四)视极化率资料的二维反演方法

利用视极化率资料求取断面极化率分布的二维反演方法与前述视电阻率资料的二维反演方法相同,通常也是采用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最优化法。只是这时也需通过等效电阻率法来求得ηs的反演结果。

图2⁃2⁃88给出了一个山谷地形下有两个电阻率和极化率不同的均匀棱柱体时,由ηs拟断面数据来反演断面极化率分布的反演结果(阮百尧等,1999)。装置采用偶极⁃偶极,正演采用点源二维有限元法(带地形)。由图中极化率的断面反演结果可以看出,极化率的高值区较好地反映了两个极化体a和b的空间位置。

图2⁃2⁃88 偶极⁃偶极装置激发极化法数据二维反演

真实模型为:a矿体:电阻率为100 Ω·m,极化率为5%;b矿体:电阻率为10 Ω·m,极化率为10%;背景:电阻率为50 Ω·m,极化率为2%

最后指出,近年来推出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二维人机联作的反演解释软件,以可视化方式实现了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并修改地电断面和计算结果的功能。这对已掌握一定先验资料情况下的异常解释,有其较大优势(王华军等,2000)。



激电异常的解释方法

激电异常推断解释的任务是确定引起异常的原因,评价激电异常的找矿意义和确定引起异常的极化体形状、大小、产状及空间位置等。前一部分称为定性解释,后一部分为定量解释。最后还应有激电异常的地质解译,即结合地质及其他成果将物探成果变成地质语言。
与电阻率法一样,激电异常的定量解释也分为半定量解释和定量解释两部分。激电异常的半定量解释方法,主要依据特征值(极大值、极小值)以及特征点、线、线段得到的一些经验公式,在上一节讨论各种装置的激电异常时作过介绍。定量解释目前主要是一、二维反演。
大量实践结果证明,除有用矿产能产生明显激电异常外,石墨化、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等的非矿化岩石以及某些基础设施如地下电缆、金属管道等也能产生很强的激电异常。因此在对激电异常进行定量解释之前,必须对异常源的性质作出评价(或称矿与非矿异常的区分)。
区分矿与非矿异常,除利用地质、物化探资料对激电异常进行综合解释的评价方法外,还可利用激电法自身能力对异常进行深入研究的评价方法:①从异常形态上看,通常有意义的异常,形状比较规则,范围(特别是异常宽度)不很大,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可从一条剖面到相邻剖面追踪;而矿化岩层的异常,则通常范围较大(异常宽度可从数十米到数百米,甚至更大),并且由于矿化不均匀而使异常较乱,特别是在埋藏不深时,往往表现为大范围的、变化梯度较大的、不甚规则的激电异常。②既然谱激电法(SIP)可按结构来区分极化体,因此亦可用来区分异常的性质,其依据是柯尔-柯尔参数。由于异常源的性质不同,所以它们的谱参数也就有所差别。因此通过对实测视谱的反演,求出它们的真谱参数,便有可能达到评价激电异常的目的。

“85”期间,305项目组织了一些科研单位,对喀拉通克矿区进行综合找矿科研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类似矿区的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故在此处介绍他们关于建立综合模型的结果,在下面的叙述中,地球物理参数摘自刘文锦等所编写的“高精度重磁测量在喀拉通克寻找弱磁性或隐伏矿床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报告——物性分报告”(305项目Ⅵ1-9-1课题,1988年),化探部分摘自徐外生等编写的“新疆富蕴县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与岩体含矿性评价的研究”(305项目Ⅵ1-4-1课题,1988年),其余摘自肖树建等编写的“新疆有色金属重点矿区及外围大、富矿体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区段圈定研究报告”(305项目Ⅵ6-1-22课题,1990年)。
(一)物性特征
含矿岩体、矿体及干扰体的物性特征,是解释物探异常的基础资料之一。刘文锦等人对本矿区岩石的密度及磁性作了系统的测定,测定的结果很有价值,在我国铜镍矿区不多见,故介绍如下。
磁性特征
1.图9-7、9-8及9-9是由喀拉通克铜镍矿区22个钻孔,825个样品测试后作出的磁化率及剩磁和Q值等值线图。其中一号岩体为主含矿岩体,二号岩体部分含矿。由图可见:
1)特富矿磁性最强,其к和Mr平均值均可达10SI左右。经少量钻孔中定向标本的测定(无法测方位),Mr之倾角约与地磁倾角相差20°。因此,其总磁化强度Mr有可能达到15SI级。此外,与周围岩体和浸染状矿石不同的是,特富矿具有很大的剩感磁比(Q值),极大值可达10,平均为2。这说明了特富矿的后期贯入性质。该矿区的特富矿赋存在岩体北侧下部。

图9-7 新疆喀拉通克1号岩体28勘探线磁化率断面图(据Ⅵ1-9-1资料略简化)

1—闪长岩;2—苏长岩;3—橄榄苏长岩;4—辉长岩;5—特富矿;6—富矿;7贫矿;8—地质界线;9—矿体界线;10—磁化率等值线;11—钻孔;12—石英斑岩;13—辉绿岩;14—石炭系凝灰岩

图9-8 新疆喀拉通克1号岩体28勘探线剩磁断面图(据Ⅵ1-9-1资料略简化)

1—闪长岩;2苏长岩;3—橄榄苏长岩;4—辉长岩;5—特富矿;6—富矿;7—贫矿;8—地质界线;9—矿体界线;10—剩磁等值线;11—钻孔;12—石英斑岩;13—辉绿岩;14—石炭系凝灰岩

图9-9 新疆喀拉通克1号岩体28勘探线Q值断面图(据Ⅵ1-9-1资料略简化)

1—闪长岩;2—苏长岩;3—橄榄苏长岩;4—辉长岩;5—特富矿;6—富矿;7—贫矿;8—地质界线;9—矿体界线;10—Q值等值线;11—钻孔;12—石英斑岩;13—辉绿岩;14—石炭系凝灰岩
2)海绵陨铁结构和斑点状结构的富矿石,总磁化强度J可达5—8SI级,Q值小于1。
3)浸染状矿石所组成的贫矿体,通常就是橄榄苏长岩相所分布的位置,其磁性约为3—4SI级。
4)含矿极少的辉长岩相,其磁性急剧下降,约为0.5SI级。
5)闪长岩,辉绿岩磁性为0.1SI以下。
6)石炭系凝灰岩、花岗岩、石英斑岩等、磁性更弱、小于0.03SI。
7)总的说来,喀拉通克岩体的磁性明显高于围岩,其磁化强度随岩相之基性度增高而增高,也随岩相中含矿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岩体磁性随着岩体分异由上而下逐渐增高。除贯入式矿体外,岩体内通常不出现清晰的磁性界面,但它和围岩之间却有清晰的磁性突变面。此外,由于岩体周围一般不存在明显的热烘烤和热蚀变现象,围岩与岩体之外接触带一般不出现磁性晕圈。因此,磁性体就是岩体加矿体,这与中酸性岩的磁性特征大不一样。
2.磁性干扰体
1)中基性火山熔岩,如喀拉通克矿南侧的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等,其磁性远较含矿岩体为强,形成强度、规模都远比岩体为大的磁异常。
2)花岗岩外接角带角岩化岩石,它们围绕花岗岩体形成环状磁异常,其规模和强度也超过含矿岩体。
3)含磁铁矿的中-基性岩体,如喀拉通克矿区9号岩体附近之细粒闪长岩,其磁性也较含矿岩体强,形成重要的磁性干扰体。
3.总的来看,含矿岩体有以下磁性特征:
1)含矿岩体都具有磁性,在无磁性的围岩中形成标志明显的磁性体。并且干扰因素少,易于分辨。因此,磁法是寻找隐伏岩体的最有效的方法。
2)在磁化强度上,它一般属于中等-弱磁性。例如出露的含特富矿的1号岩体,地表磁异常极大值仅有600nT;隐伏于地下150—200m的2、3号含矿岩体,地表仅能观测到不足50nT的微弱磁异常。
3)岩体并非均匀磁性体,其磁化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对分异好的含矿岩体,其底部磁性可与顶部相差两个数量级。这对磁异常的定量计算有较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一种判别岩体含矿性的间接手段。因此,不注意这一特点,将会导致计算的失误。
密度特征
1.图9-10是密度测定的结果。由该两图可见:
1)由于特富矿90%—100%的含量为金属硫化物,因此其密度可高达4500—500kg/m3;随着岩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的减少,其密度下降,密度值可按下式计算:
σ=σ0+c(σ1—σ0)
式中:c——金属硫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σ1——金属硫化物的密度,约为510kg/m3;σ0——含矿岩石在不含矿时的原始密度。
2)橄榄苏长岩密度约为2950kg/m3,辉长岩约为2900kg/m3,闪长岩约为2730kg/m3;
3)围岩——凝灰岩,密度为2620kg/m3;
4)辉绿岩为2770kg/m3。

图9-10 新疆喀拉通克1号岩体28勘探线密度断面图(据Ⅵ1-9-1,资料略简化)

1—闪长岩;2—苏长岩;3—橄榄苏长岩;4—辉长岩;5—特富矿;6—富矿;7—贫矿;8—地质界线;9—矿体界线;10—密度等值线;11—钻孔;12—石英斑岩;13—辉绿岩;14—石炭系凝灰岩
5)第四纪残积层,密度小于2500kg/m3。同样,岩体密度值随深度之增加而增加。
2.密度干扰体
1)由于含矿岩体都产于深断裂旁侧,它们引起的局部重力正异常,都处于反映深断裂的强大的重力梯度带区域背景之上。此背景场无论在走向或倾向方向,都无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因此,要用空间域的非线性滤波技术,才能较准确地从此背景中提取出反映岩体的局部异常。
2)由于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的不恰当,常可引起和地形等高线密切相关的重力假异常。但由于含矿岩体蚀变较强,也常形成负地形,它的形态也常和地形等高线有某种相关关系。如何仔细区分这两者,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3)第四纪覆盖下的基岩起伏,是形成假重力异常的又一重要的原因。喀拉通克矿区,在80年代初用重力正异常验证,发现2、3号隐伏岩体之后,又验证了不下10个重力正异常。其中除G9为隐伏的5号岩体所引起外,其余都是基岩隆起所引起。
4)中-基性火山岩,其密度约为2850kg/m3,与围岩可有+15kg/m3的密度差。由于它的规模大,又出露地表,它可引起比岩体更大、更强的正重力异常,如喀矿南部之安山岩。
3.总的来看,含矿岩体的密度有以下特征
1)它们无例外地是高密度体,与围岩有明显的正密度差,能在地表产生正重力异常;它们也是非均匀的密度体,密度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由它们所引起的正重力异常值,在小岩体可成大矿的情况下,一般不高。如出露的喀矿1号岩体,地表只有约3503.5g.u.的正异常。隐伏的2、3号岩体,规模稍大,也只有2502.5g.u.左右的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因观测精度及干扰的原因,对异常进行定量计算必须慎重。当然,规模较大的超基性岩体,如香山9号岩体,则可引起2—3×10g.u.的正异常。
2)由于干扰因素众多,多数正重力异常为非含矿岩体所引起,正重力异常反映岩体的可靠性远低于磁异常,在进行异常的地质解释时,必须注意干扰的排除。
3)喀拉通克矿区1号岩体中特富矿的重力正演表明,特富矿体引起的异常不足0.5g.u.。因此,试图用重力方法去直接发现岩体中的矿体,将是十分困难的。
电性特征
由于没有较系统的电性测量资料,有些标本测定的电参数显然又有不符合实际的部分。因此,只能根据部分电测井,电测深及CSAMT(可控源音频磁大地电流测深法),TEM(脉冲瞬变电磁法)的剖面资料,概括出下列电性特征。
1.电阻率。此参数目前在铜镍矿区有较广泛的应用。与它有关的方法包括CSAMT法,TEM法,频率测深法,井-地方式的充电法;地-井方式多方位电阻率测量法,以及传统的电测深,电剖面法等。
1)致密块状矿体,P<1Ω·m;海绵陨铁状、斑点状的稠密浸染矿体,由于基本形成电性连通体,ρ可小于10Ω·m;浸染状矿化的电阻率与岩体电阻率相当。
2)岩体电阻率呈现较复杂的情况。不含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其电阻率约为100—300Ω·m,因其蚀变和破碎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未蚀变的岩体,少数可达1000Ω·m以上。一般说来,岩体相对围岩的电阻率(约300—400Ω·m),大致相当或略低。
3)由于处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干旱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极高(卤水)。因此,广泛发育于岩体边界的构造破碎带,其电阻率小于10Ω·m,也与矿体电阻率处于同一数量级。
4)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中,发育着碳质和石墨化岩石。其中石墨化常呈n×cm至n×10cm之条带,产于围岩的层间破碎中,其电阻率低于10Ω·m;而未变质的碳质地层,碳质呈细颗粒分散于凝灰质岩石中,其电阻率通常并不比围岩的正常值低。
5)其他如辉绿岩脉,石英斑岩脉,花岗岩,安山岩等,都呈现高于围岩的电阻率,其值约为1000Ω·m数量级。
6)由此可见,电阻率方法对于反映岩体深部的边界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低阻效应是由:
①可能存在的熔离-贯入式矿体;
②可能存在的低阻辉橄岩相;
③广泛发育在岩体边界的构造破碎带;
④广泛发育在岩体外侧的石墨化地层等四种低阻体的综合反映。
因此,低阻效应虽能大致反映岩体边界的范围,但要用它来准确地圈定岩体边界则是困难的。同样地,要在众多的因素中,单独圈出由块状矿体引起的低电阻率异常也是困难的。至于岩体本身,一般并不形成明显的,易于辨认的低阻异常。
2.极化率。这也是在新疆铜镍矿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参数。与它有关的方法,包括常规的时间域和频率域的激电方法;基于应用二次电场全曲线分析的频谱激电方法;基于观察岩石极化率的磁效应的磁激电方法以及一套地-井装置的井中激电方法等。
1)具有高极化率的地质体包括:
①致密块状矿体;
②浸染状矿化;
③广泛发育于隐伏岩体顶部及岩体外接触带围岩中的碳质及石墨化地层;
④与铜镍矿化无关的地层中沉积的和热液的黄铁矿化。
2)在实际工作中,非岩体或非铜镍矿化的高极化率异常的个数,远远多于岩体或矿体异常的个数;岩体异常或矿体异常与非岩体非矿体异常的比值,不但远小于磁法,也远小于重力法的比值。这是在激电异常的地质解释中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问题。
3)对于被认为能区分碳质和金属硫化物极化率异常的频谱激电方法(SIP),包括它的频率相关系数c和时间常数τ这两个参数的应用效果,虽然对此已有不少讨论,但我们认为,它们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目前还未达到在找矿实践中推广的阶段。
(二)地球化学特征
1.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徐外生、李应桂等人根据15个钻孔采样分析,对Cu、Ni、Co、Cr、Mo、Ag、As、B及Ba等9个元素原生晕异常模式的特点作了研究,其结果可归纳如下:
1)Cu、Ni、Co三元素,异常外带与岩体相当,离开岩体则急剧下降至背景值;中带与工业矿体赋存部位基本一致;内带(Cu、Ni>5000×10-6)则与富矿体的位置吻合,它们具矿体晕特征。
2)Cr、Ag的浓集中心位于Cu、Ni中心的上方,异常范围较Cu、Ni为大。同时,在主体异常的上方,超过岩体的围岩中,出现一定规模但不连续的低衬度异常。因此,它们应该是近矿的指示元素。
3)Ba、As、B(Mo)异常,总的特点是围绕岩体呈环状或破环状分布。岩体内为背景值或低于背景值。异常主体出现在岩体上侧或顶部的围岩中,下侧及底部异常狭窄或零散。因此,它们具有矿上或前缘元素的特征。
2.上述特征,可以综合为图9-11所示的矿床地球化学模式。
图中Cu、Ni、Co元素位于岩体底部;Cr、Ag主要在岩体内部,但它们也可以扩散到岩体顶部以上的围岩中;Ba、As、B(Mo)则主要在岩体上部的围岩中分布,形成上置晕。根据这个模式,文中总结了用Ba·As·B/Cu·Ni·Co作为剥蚀水平的评价指标,示于表9-2中。
3.但模式对非矿因素,非矿岩体总结不够。例如,Ba(石膏),B(硼砂)在干旱的戈壁地带,是地表碱质层中常见的元素,几乎处处都可以有它们的异常。1987年根据Ba异常验证的钻孔未见岩体,大概就是这一干扰的结果。
(三)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有可能在对铜镍成矿地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分别建立矿田和矿床的地物化综合模型(图9-12)。

图9-11 铜镍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图

1—中基性杂岩体;2—浸染状铜镍矿体;3—脉块状铜镍矿体;4—晕的范围

图9-12 铜镍矿田模式

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岩;4—酸性岩;5—造山带;6—稳定带;7—铜镍矿;8—断裂
Ⅰ—早期无矿岩体;IⅡ中期矿化岩体;IⅢ晚期矿化岩体(据余传菁,1985,有修改)

表9-2

矿田模型
图9-12示出矿田模型的构想,其要点是:
1.活动带与稳定地块之间的深断裂,切割到上地幔,拉斑玄武岩浆沿断裂上升,在稳定地块中形成岩浆房;部分岩浆可沿深断裂分布。
2.岩浆房经深源分异(有可能还包括围岩中硫的被同化),沿次级构造上升,早期为不含矿的偏中性岩体,后期为含矿程度不同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晚期为贯入的全岩含矿式岩体。沿深断裂—侧形成从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的杂岩体群(带)分布。在由数十以至数百个岩体组成的岩体群中,含矿好的是极少数。
3.岩体(包括未冷凝时的岩浆)在稳定时熔离,形成岩相、元素、矿化的有序排列,在动荡时有序排列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伴随新的物质(通常是富含矿质的岩浆)沿继承性通道贯入。这种在岩体中进行的熔离(有序)→贯入(有序破坏)→熔离→贯入的过程,将不断重复,发生多次(现代火山约以百年级的时间间隔为周期活动。伴随地震和海啸,在这样短的周期中,侵入于地层中的岩浆不会完全凝固),直至随着岩浆房中能量的消耗,活动周期越来越长,岩体完全固结封死了活动通道为止。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熔离—贯入式矿体,是在岩体已基本冷凝,但又尚未完全固结时的产物。因此,一方面它表现出熔离矿的特征(海绵陨铁结构等),但主要表现为贯入式受构造控制的特征。而在岩浆尚处于熔融状态时贯入的矿质,当时就和原来的岩浆溶为一体重新熔离。现在我们只能看到熔离的特征而看不到贯入的痕迹,只是它使岩体含矿性变好、矿量增大的结果,我们尚能感觉得到。岩浆在完全固结后,通道已被封死,这时即使有纯贯入式矿体存在,也不赋存在岩体中,而常与热液矿化相件随。
4.矿田(岩体群)的重力场特征通常表现为:
1)强大的重力梯度带。其梯度值随着远离深断裂逐渐降低,梯度所指方向往往是岩体含熔离—贯入式矿体的一侧;
2)在梯度带区域场背景上,出现多个反映岩体的正局部异常;
3)是否存在一个反映深部岩浆房的二级重力区域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
5.磁场特征为
1)反映两个构造单元的磁场分区,在发育岩体的稳定地块通常表现为平静的负磁场区;
2)串珠状磁异常反映深断裂;
3)在平静背景上出现的正局部磁异常反映岩体。
6.地球化学背景场可能表现为Cu、Ni、Co、Ag等成矿元素的背景值增高,深断裂上有局部串珠状Cu、Ni、Co、Ag局部异常。
矿床模型
图9-13示出了矿床综合模型的构想。(地球化学模型已示于图9-11)。其要点是:
1.岩体自上而下岩相向高基性度分异,密度、磁性增加;底部位于岩体凹兜部位或底板产状由陡变缓部位出现熔离式矿体,密度最高,磁性最强,出现低电阻,高极化体;Cu、Ni、Co元素浓集于岩体下部,其上可能为Cr、Ag异常。

图9-13 硫化铜镍矿的矿床综合模型

1—闪长岩相;2—辉长岩相;3—辉橄岩相;4—块状矿体;5—浸染状矿体;6—上悬浸染矿化;7—围岩;8—第四系;9断层及裂隙;10—中磁密度体;11—高磁密度体;12—低阻体;13—石墨化或炭质;14—高极化体;15—剥蚀面
2.熔离-贯入式矿体通常只出现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并往往只在岩体一侧出现。如力马河只出现在西侧(东侧无矿)。香山,黄山为南侧,喀矿则为北侧。矿体出现的方位往往是重力梯度带的正方向的一侧。如香山,重力北高南低,喀矿南高北低等;矿体往往位于岩体接触面产状较陡的一侧(近乎直立);其赋存部位常在岩体接触带产状由缓变陡部位。即由深部贯入的矿浆在上部产状变缓时,受到隔挡而留在产状直立的部位,所以矿体产状通常很陡。主矿体通常由块状硫化物组成,周围为角砾状,稠密浸染状矿体,部分矿体可贯入围岩中,它和周围的石墨化围岩,以及通常很发育的破碎带组成低阻、高极化体。在有利的情况下,当构造直达地表时,成矿元素的晕有时可由构造直达地表。
3.在岩体周围及顶部,通常在30m之内可以看到由岩体造成的围岩蚀变,其中3—5m范围内为强蚀变,包括基性斜长石晶屑强的绢云母化。以及碳酸盐化。有的样品还可见角岩化和同化混染现象。在30m内为较强蚀变,内容同上;30m以外则为弱蚀变,已不易和区域变质区分开来。在岩体顶部和周围的围岩中,有碳质岩石出现,通常为高极化体,有时也能成为低阻体。
4.在岩体分异良好的情况下,矿致元素Cu、Ni、Co赋存于岩体下部;在岩体顶部的低基性度岩相中,它们的含量甚至低于同类岩性的克拉克值,矿致元素很难扩散到围岩中;Ag元素的分布可到岩体顶部,甚至可扩散到岩体外一段距离。
当岩体形成时构造环境动荡不定时,沿断裂Cu、Ni、Co元素可以扩散得较远,在断层中及其近侧形成热液矿或它的扩散晕。

相关参考:

定量分析计算电力电子电路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瞬态分析,小信号分析,大信号分析,戴维南等效,传输线分析模型,解微分方程

二维反演的基本原理
用计算机对物探异常进行定量解释的最优化算法,实际上是求解多元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最优化算法种类很多,如最速下降法(梯度法)、最小二乘法、单纯形法等。其中最小二乘法在电法资料解释中应用效果最好。在电法资料定量解释中,最优化算法的基本步骤可归结为 (1)给出实测视电阻率离散值;(2)...

磁场和电流的关系是什么?
这一关系由安培定律给出,对于理解电磁感应、电动力学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磁场和电流关系的由来 磁场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由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和安培定律(Ampère's law)所解释和描述的。 首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一个闭合回路内的磁通量发生...

资料解释方法及应用实例
采用同一种装置的频率域和时间域电磁法,对一定导体异常的空间坐标函数关系是相同的,即异常的剖面曲线形态相同。故在上述条件下,频率域中一切利用剖面曲线特征的解释方法均可用于时间域。(一)M-1电磁系统在薄板上的电磁响应 直立半无限薄板为模型实验中研究最多的内容。其典型特征是板的正上方有一...

异常脑电图的概述
脑电图(EEG)的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儿,个体差异则更大。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计算方法能够定量地给出不同年龄EEG的正常范围。脑电图轻度异常 不能诊断为癫痫 而且癫痫病人只有50%有异常脑电

产生电磁法异常的条件是什么
正是由于客观存在的这2种多解性,造成了物探化探资料推断解释的复杂性。减少多解性的办法,从目前看主要有3条途径:其一是通过观测数据在数量上空间分布上的增多,减少定量解释的多解性;其二是通过稀疏工程控制和增加性质不同的观测参数,即投入综合方法减少定性与定量解释的多解性;其三是深入研究异常和...

资料处理与反演解释
用计算机对物探异常进行定量解释的最优化算法,实际上是求解多元函数极值的一种方法。最优化算法种类很多,如最速下降法(高斯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变尺度法(拟牛顿法)、最小二乘法、阻尼最小二乘法(马奎特法)、单纯性法等。 在电法资料定量解释中,最优化算法的基本步骤可归结为: 1)给出实测视电阻率离散值...

电剖面法的实际应用
图2-1-58 某镍矿区含矿高阻岩脉上中梯法的定量解释实例 如图所示,当对圆滑后的ρs曲线用m法求脉顶深度h时,按曲线两支得到的弦切距平均值(m1 +m2 )=20 m。由此得h=0.6 m=12 m。经验证,此数值与脉顶实际埋深基本符合。 (二)联合剖面法 联合剖面法是用来寻找和追索良导电陡立薄矿脉的最有效方法。另...

电测深曲线的定性解释
找水定井位工作中,多数情况下仅知道已知井的涌水量,而不了解已知井的地层岩性。哪一个电测深点与已知井最接近,用目视对比的定性解释方法,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为解决这一模糊问题,引进计算电测成果模糊贴近度方法,将描述型定性解释转化为定量化判断,其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对于K、H型...

地震前的电磁异常,要详细
只是由于存在许多干扰背景,它们较难识别,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能够从观测结果确定震前电磁异常信号来源的能力,而丰富且多样性的震前电磁异常现象表明它们可能来自多种源。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有的观测技术和观测方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利用震前电磁异常信号的方法来预报地震的可能...

相关评论

  • 白月597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 -
    1974174657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区是桂东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建于1966年.至2006年末,经40年的开采,已出现资源危机.按当时的年处理矿石量,矿山保有储量仅能再维持3年,急需持续生产的接替资源.佛子冲铅锌矿原探明的储量只在佛子冲...

  • 白月5972: 请教一个地质学问题,什么是激电异常? -
    19741746572: 激电中梯是一种地球物理手段,通过仪器接受电信号在不同地层的反射,主要用于矿区找矿.将激电测出的数值成图,不同地层不同矿产的异常值不一样,一般图面中与背景值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可圈出异常.

  • 白月5972: 请高手点评:这么高的激电异常如何解释?
    19741746572: 电阻率低的话应该就是炭质岩引起的了,黑色粉末中应该含有炭质成分,新疆很多地方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楼主是在哪里做的工作.物性最好取样做详细些,最好用露头小四极法做一下极化率值较高高的区域.

  • 白月5972: 关于激电异常的问题??
    19741746572: 直流激电,属于物探的一种,所有物探工作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激电它是有物理条件:一、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是对硫化物型矿床的探测效果较好;二、在硫化物型矿床中,以浸染状分布的硫化物型最好.对石英脉型、碳酸盐型、氧化铜矿等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小的矿床,本方法是无效的.三、电性体必须有一定规模,对于厚度小于5米的电性体,难有效.四、探测的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150米,改电测深可以深一点.改用瞬变电磁法也可以深点.但是线的布置和探测深度成正比.如果需要,你可以将石类型和矿石质量方面的资料发点来,再给你建议.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