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潜力评价为目标的区域成矿模型、品位吨位模型以及密度模型研究 建模原则和工作要点

   www.gaoxiao88.net

(一)主攻矿床类型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

根据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要求,在充分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主攻矿床类型形成机制、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和成矿规律研究;以已知的铁矿床(点)为依托,以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和已知磁异常(包括航磁、地磁)为线索,对已知的铁矿床(点)进行剖析,并在地、物、化、遥综合分析所得有利成矿区域开展地质矿产路线调查、地质和化探剖面以及高精度地面磁法剖面工作;建立研究区海相火山岩型和岩浆热液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型,为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奠定理论基础,并为研究区空间数据模型及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空间数据分析分析模型进行成矿远景区圈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具体分为五个步骤:(1)定义关键标准术语,本次研究采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数据模型所定义术语;(2)编制地质构造建造图(本次需要编制研究区构造相图、变质建造构造图、侵入岩浆构造图);(3)在同同类矿床研究程度较高地区和相关成矿区带整体对比研究基础上辅以必要的野外研究工作,系统总结研究区该类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规律;(4)归纳和总结区域成矿模型(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和岩浆热液型铁矿);(5)根据区域成矿模型对研究区按成矿有利度进行分类,圈定成矿远景区。圈定远景区可使用证据权法、非线性神经网络法、加权逻辑斯蒂回归、判别分析、模糊逻辑以及主客观结合模型如:用模糊逻辑扩展的证据权模型、用模糊逻辑扩展的神经网络模型,考虑到研究区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较低,已发现相关矿床较少,不具备完全数据驱动模型应用的条件,且要将区域成矿模型整合到预测模型中,因此本次研究拟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平台的单要素分析和双要素组合分析来提取成矿有利因子,通过预测模型对成矿有利因子进行各种组合或叠加,进行预测区的圈定。

(二)主攻矿床类型品位吨位模型和密度模型研究

1.品位吨位模型研究(研究区矿床规模无偏估计)

品位吨位模型目的在于为评价区内某一特定类型待发现矿床给出无偏估计品位和吨位。对于岩浆热液型铁矿可参照USGS品位吨位模型,由于特定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可以通用,可直接应用全球岩浆热液型铁矿的标准品位吨位。目前对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尚未见到能够直接应用的标准品位吨位模型,需根据研究区以及相似成矿条件区域主攻矿床类型的规模和品位的统计规律,参照全球品位吨位模型建立方法,建立海相火山岩型铁矿的品位吨位模型,为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可靠的评价参数。

(1)品位模型建立方法

1)对研究区所有的主攻类型矿床的品位统一分组、统计、列表形成品位频率直方图,计算品位平均值X、标准差S、变化系数V=S/X。

2)根据上述频率直方图进行筛分,重新确定频率直方图。计算平均值X、标准差S、变化系数V=S/X。

3)在第二次筛分得出的频率直方图之上进一步统计每一组的累计频率值,得到品位累计频率分布图。

4)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得到拟合曲线。

(2)吨位模型方法同品位模型建立方法

品位吨位联合模型以平均品位为横坐标,吨位为纵坐标,绘出品位吨位联合模型图。

2.密度模型研究(研究区矿床个数无偏估计)

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建立全疆海相火山岩型和岩浆热液型铁矿床数据库,参照USGS在2008年所建的全球斑岩铜矿密度模型建立方法,进行研究区主要铁矿类型的密度模型研究,为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可靠评价参数,方法如下:

1)建立矿床描述模型。(注意描述模型建立时遵循的规则)根据矿床描述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有利区(可能赋矿的地层或岩体)的圈定,并计算面积A。

2)建立控制区的G-T模型,检验研究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注意空间规则),检验T值。

3)收集控制区(开发程度高的地区)资料,根据 “密度=个数/面积” 得到矿床的密度。我们一般使用单位面积(100,000km2)的矿床个数,因此,密度*100,000=单位面积(100,000km2)的矿床个数N。

数量预测方法一:统计有利区面积在4万~9万km2的矿床数量预期矿床数量=单位面积(10万km2)的矿床个数*有利区面积A/10万km2

数量预测方法二:拟合回归曲线

1)作散点图,X轴为有利区面积area,Y轴为单位面积(10万km2)的矿床数量N。

2)拟合回归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R50 =a·log(Area)+b=log(density)

3)根据公式分别求得L90,U10时的log(density):

L90,U10=(R50±t·sy/x÷(1+1/n)+(lg10(Area)-Area))/2(n-1)sx,根据数量=10,R50,L90,U10分别求出50%、90%和10%置信度时的预测数量。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一、概 述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把该项工作定位为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目的是通过系统总结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矿产资源现状,科学评价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建立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为实现找矿重大新突破提供资源勘查依据。  2006年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作为国土资源部“十一五”后三年的工作重点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 2007年初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号),明确了开展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组织实施要求等。随后在长沙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为进一步推动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2007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93号),由国土资源部组建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为此汪民副部长主持专题研究会议,进一步落实部的工作部署。2007年年10月,徐绍史部长主持召开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下一步工作做了明确部署。随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组织管理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80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内容、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等。2007年11月9日,徐绍史部长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意义,明确了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努力实现找矿突破和提高矿产资源规范管理水平的两个工作目标,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推动地质科技术进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日常更新机制等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徐部长视频会议讲话精神,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抓紧落实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61号),落实省级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和项目组成员等。 为贯彻落实部文件精神和部领导讲话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7年10月组建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明确了项目组织实施中的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进一步落实了项目汇总组承担单位和人员组成;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组建了大区综合组。各省(区、市)按照部的统一要求,成立了相对应的省级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落实了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  该项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并组织实施,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航空遥感中心等作为业务支撑单位。参加单位涉及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宜昌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30个省(区、市)地调院等。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任务 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基础上,全面总结和充分利用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任务:  (1)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开展我国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钾、磷、金、钨、锑、稀土等矿产的资源潜力评价(2000米以浅范围内)。以成矿区(带)为单元,在分省(区、市)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基础上,汇总开展全国单矿种总量预测,编制单矿种预测图,进行单矿种资源量估算。基本摸清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为研究制定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与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各成矿区(带)及全国范围的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规律研究,研究总结各成矿区(带)典型矿床,建立矿床成矿模型(式)、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谱系;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逐个评价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编制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3)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相关数据库,特别是成矿远景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典型矿床数据库,为今后开展矿产勘查的规划部署研究奠定扎实的信息基础。 (二)具体工作目标 1、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非油气重要矿产预测工作,在Ⅳ—Ⅴ级成矿区内圈定预测区。省级工作比例尺为1:20万,原始资料应用以1:20万比例尺数据为主,成图比例尺为1:50万(新疆、内蒙、青海、西藏为1:150万)。全国汇总工作比例尺为1:250万。  2、预测非油气重要矿产未查明资源量及其地下1km以上空间分布。  3、建立和完善能够满足国家动态资源评价工作需要的有关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固体矿产区域评价系统。  4、提出全国矿产勘查近期及中长期部署建议及方案。预测我国今后20年重要矿产资源的探明趋势、开发产能增长趋势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战略布局。  5、建立评价矿产的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及成矿区(带)及矿集区的区域成矿模式。  6、完成新一轮成矿区(带)及全国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规律研究。 三、实施意义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总结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矿产资源现状,科学评价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建立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库,满足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  搞好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科学规划、合理部署,努力实现找矿重大新突破,缓解资源瓶颈的基础工作;是发展和推广利用成矿新理论、勘查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科研与调查密切结合的重要措施。  (一)我国除了油气及煤炭资源已经进行了三轮系统、完整的区域评价工作以外,其它重要矿产资源虽然已经开展了两轮成矿区划工作,在指导工作部署,制定中长期规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预测矿种、覆盖面积、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不够系统完整,带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我国全面系统的开展重要矿产资源的区域评价工作,同时应用科学的方法估算潜在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其成果将为制定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与编制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  (二)近十年来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工作布局,主要依据全国二轮区划的成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但是近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国完成了陆域中比例尺区调工作,完成了区域航磁扫面测量,空白区化探扫面进展也很快,基础地质资料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重要成果,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进行了8年之久,取得了大量的新成果,近年来开展的18个矿种大中型矿山深部找矿工作,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深部勘查获得了新的认识。第三,地质成矿理论发展迅速,大陆动力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区调和其它各个领域,以成矿系列理论为代表的成矿规律学说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综合地质信息、地质异常等矿产预测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第四,数据库及新技术广泛应用。全国大型地学基础数据库建设相继完成,GIS技术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因此目前很有必要开展新一轮的重要矿产资源区域评价工作,运用新的地质成矿理论,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完成全国陆域范围内的非油气重要矿产资源区域评价工作,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选区依据。  (三)提高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管理水平。矿政规范管理需要掌握资源潜力、储量利用情况、矿业权设置等最基本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充实和调整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布局。同时为社会提供各种相关信息服务。  (四)通过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将促进我国地质成矿理论的重大发展。在新一轮区域矿产预测评价工作过程中,将在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中全面总结大陆动力学理论的应用成果,把我国地质构造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成矿系列理论,在区域成矿、成矿规律研究方面达到新的高度。随着本项目GIS技术全面、全过程的应用,矿产预测的方法技术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必将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矿产预测技术。  (五)培养一批综合型地质人才。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涉及地质专业多、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等地质调查的资料分析和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总结,以及应用GIS进行了空间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建设,矿产预测等。通过参加这项目工作,使地质及科技术人员能够充分接触各类资料,开展各项分析和综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素质和水平。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无论对于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矿产勘查工作部署与找矿突破、地质成矿理论的发展、矿产预测技术的创新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工作安排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由部统一部署,从2006年启动,预计2010年结束。2006年开始筹备,完成总体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和技术要求制订。2007年开展技术培训,完成分省实施方案编制、基础数据库更新;2008年组织开展分省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研究、综合信息预测以及资源总量预测试点,完成全国基础数据库汇总和定量预测新方法研究。2009年开展并完成分省资源总量预测工作,汇交分省总量预测成果。2010年汇总形成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最终成果。潜力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应随时提供相关部门使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部已将这项工作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重点,并通过项目给予支持。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本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结合本地区的地质工作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省级财政匹配一定资金予以支持。  五、组织机构 1、项目管理机构 为统筹推进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领导任组长,部相关司局和地调局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负责总体实施方案审定、最终成果验收和成果发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事机构设在勘查司,成员包括规划司、开发司、储量司、勘查司、地调局及其他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承担具体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审核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组织最终成果的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潜力评价组,由部勘查司牵头,负责潜力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部的总体要求,也相关成立了省级潜力评价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项目组织实施 组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承担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按照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要求设置相关项目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事务管理、技术综合与监督、经费预算及监督、实施过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咨询等工作。 项目办公室依托地调局所属有关事业单位为主要技术业务支撑。为加强潜力评价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成果集成,以项目形式设置若干全国汇总组,主要负责编制技术要求、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以及最终成果汇总。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组建大区综合组,负责跟踪省级项目组技术业务及质量情况,对相关省级项目组进行日常技术指导,组织本地区相关省级项目组开展相关业务活动。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本地区各方面力量,成立省级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落实项目承担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建省级项目组。  3、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本部  业务支撑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参加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30个省(区、市)有关地勘单位。  承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单位共165个,项目成员2083人。  六、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则  1、工作思路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是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充分开发应用已有的地质矿产调查、勘查、多元资料与科研成果,以先进的成矿理论为指导,使用规范而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技术和各类基础数据为支撑,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单位已开展的资源评价工作为基础。采取政府部门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专家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我国重要成矿区带内的矿产资源潜力,以及空间布局。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探明趋势,推断开发产能增长趋势,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战略布局。为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也为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工作提高对我国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水平,完善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并培养一批科技骨干及工作队伍,据此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实施的技术路线。  2、工作原则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工作是一项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能力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总体工作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地质工作规律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原则;坚持“统一组织、统一思路、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原则;坚持实行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优势,充分发挥各省(区、市)地勘单位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融合协调、和谐的原则;坚持既要自主创新,符合我国国情,又可进行国际对比和交流的原则。  七、技术思路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工作总体技术思路为:以成矿理论为指导,加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加强与成矿有关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最大限度地深入分析地质构造的成矿信息,以Ⅲ级成矿区(带)为单位,深入全面总结主要矿产的成矿类型,研究以成矿系列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成矿规律;全面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运用体现地质成矿规律内涵的预测技术,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在定性和Ⅳ、Ⅴ级成矿区内圈定预测区基础上,实现分省、全国资源潜力预测评价(资料截止时间为2006年底)。 八、预期成果 (一)全国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钾、磷、金、钨、锑、稀土等矿产的资源潜力。  (二)圈定一批找矿远景区,为缓解矿产勘查后备基地不足,早日实现找矿更大突破提供基础依据。  (三)进一步全面系统总结我国成矿地质特征,深化成矿规律认识,提交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和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  (四)提交全国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矿产等系列基础图件,以及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等系列图件。  (五)完成全国成矿远景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完成基于MapGIS平台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升级系统,为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信息数据和信息支撑。  (六)培养一批地质与科研的复合型人才。

1.建模原则
矿床建模一般要依据3个原则:相似性、简化和客观性(张贻侠等,1993)。
1)相似性原则 即模型与原型之间必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模型是对应于“原型”而言的。原型是指要研究的系统,而研究的工具是模型。只要模型与原型间在几何形态、结构功能和其他属性上存在着相似性,二者关系即可建立。
2)简化原则 模型不再现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科学的抽象和简化,要突出主要内容,略去次要内容,有取有舍,分清主次。
3)客观性原则 模型是真实性和简化性的统一。简化而不失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和使用模型时,坚持客观性原则。要根据所研究系统的真实情况,对模型进行核实、修正,尽力改正在建模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建模工作要点
1)选择研究程度较高的区域和矿床类型,充分搜集全面而准确的地质和矿床信息,反复对比,综合分析,抓住关键因素,概括出一些本质联系,并将其表现为模型的形式。
2)将含矿区域的地质构造研究放在首位,研究和阐明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大地构造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地质这个环节,才能把同一区域的诸矿床联系起来,阐明它们的时、空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能从总体上把握矿床产出的几率,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
3)要建立合理的成矿系列模型,必须从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3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发展演化的观点,进行四维成矿分析(三度空间+时间),即动态的、整体的成矿系列模型。
4)要逐步做到定量化,定量地表示矿床特征(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地球化学的),定量地解释矿床的成因(与相图结合),尽可能地建立各矿床类型间的空间、时间和储量间的“量”的关系。
5)注意时间概念:区域成矿模式是指成矿作用发生时的各种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现在的矿床产出模式。因此,用地质剖面法表示时,一定要标明当时的古地表、古海水面等,如为内生矿床,则应定量或半定量地表明矿床的形成深度。
6)区域成矿模式是概念模型,但不是一般的示意图或简图,其岩层厚度、成矿深度、构造型式等应尽可能是真实情况的缩写,各种地质体的关系符合比例、逻辑合理。

图5-12 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系列图(以中生代成矿为主)

矿床类型代号:A—斑岩型铜矿;B—矽卡岩型:B1—矽卡岩型铜矿,B2—矽卡岩型铁矿,B3—类矽卡岩型铁矿;C—热液脉型(含角砾岩型、蚀变破碎型):C1—热液脉型铜矿,C2—热液脉型铁矿,C3—热液脉型铜(金)矿;D—矿浆型:D1—矿浆型铁矿,D2—矿浆型铁矿(含 V,Ti,P);E—(狭义)玢岩型铁矿;S—沉积型矿床:S1—沉积改造型铜、硫、铅锌矿,S2—沉积改造型铁矿,S3—火山-沉积型铁(硫)矿;F—铁帽型铁、锰、金矿;G—硫化物次生富集带铜矿
矿床类型间关系:1—共生关系;2—过渡关系;3—复合叠加关系;4—联系各亚系列之间关系

图5-13 长江中下游铁铜金硫成矿系列

7)当成矿区域中有多次成矿事件和多个成矿系列时,为清晰表示成矿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联,可考虑用连环图画式方法,图Ⅰ、Ⅱ、Ⅲ等,分别表示早晚不同时期的成矿景象,显示出区域中成矿的历史过程。

相关参考:

区域金属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分析
综上所述,研究区铁矿资源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其中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床均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富铁矿床的潜力,而矽卡岩型铁矿往往具有规模小、矿石品位富的特点。因...

区域性矿床成矿模型
矿床模型是针对某一类型成矿系统经整理归纳后建立的一套描述或反映其基本特征信息的集合(或文字或图表)。矿床模型的建立是源于对成矿系列和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而又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逐渐完善,并且随找矿实践又不断丰富,以达到全面反映...

资源潜力分析
个大型斑岩铜矿矿集区开展了预测,通过成矿背景、典型矿床研究,建立了两个矿集区斑岩铜矿综合预测找矿模型,在模型区成矿要素分析及资源量估算的基础上,对预测区(靶区)资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区内具有进一步寻找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潜力...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把该项工作定位为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目的是通过系统总结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全面掌握矿产资源现状,科学评价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建立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为实现找矿重大新突破提供资源勘查...

关于找矿模型的内涵
在矿产勘查过程中,大体可以分为区域评价、局部普查和详细勘探 3 个阶段。与之相应,找矿模型可以分为区域找矿模型 ( 区域成矿预测评价模型) 、局部找矿模型 ( 普查找矿模型) 和矿床找矿模型 ( 矿床勘探模型) 。其中,...

多元信息集成、分析及挖掘
与资源潜力评价的单要素类分析主要包括:空间信息提取:主要是定义筛选、提取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地层、侵入体、断层以及各类异常数据,直接用于远景区圈定或为进一步空间分析提供数据。空间数据查询:用于满足区域成矿模型的各类地质...

主要矿床类型区域预测找矿模型与预测指标体系
及邻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潜力和资源评价工作现状,我们选择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富铁矿床、热液型铅锌银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等主要的矿床类型开展典型矿床、区域预测找矿模型和综合预测变量...

矿产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
呷村VHMS矿床成矿地质模型 (二)非常规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调查 在西太平洋地区,对富钴结壳矿床特征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富钴结壳资源评估参数的选择方法和计算方法,评估了麦哲伦海山区目标经济区及资源远景区富钴结壳的...

胶西北金矿综合信息资源潜力预测
在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圈出18个矿田预测单元,作为本次成矿预测的对象(表9-2)。其中部分预测区工作程度较高,且已探明较多资源量,属于已知有矿单元,本次预测将其作为模型单元,其余单元则为评价单元———预测单元。 三、预测矿...

赣南钨矿“五层楼+地下室”成矿与评价模型
根据这一客观事实,笔者大胆提出了“五层楼”的深部还有“地下室”的找矿观点,以此建立了新的找矿模型(图8-2),并分别于淘锡坑钨矿的补勘扩储、赣县-于都地区的深部找矿等具体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四、资源潜力与找...

相关评论

  • 束平5884: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
    15741753756: 都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进行的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多对农用地,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得到宜耕、宜林or宜牧.是更适宜某种有目标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指针对某区域可以进行土地整理的程度或面积.有农用地整治潜力,比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潜力;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比如城乡建设用地(三旧改造)的潜力.是对特定整理目标的可整理程度.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也是正在学习相关东西.望讨论~~

  • 束平5884: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最主要的中间商是什么 -
    15741753756: 人人文库网20 积分下载资源物流营销实务第二单元课件上传人:醉****颜 IP属地:贵州 文档编号:215614341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19KB返回相关举报物流营销实务第二单元课件_第1页第1页 / 共62页...

  • 束平5884: 有利目标区优选及评价成果 -
    15741753756: 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12个有利区带,50多个大中型有利构造圈闭(图4-22),特别是凸起区成群成带分布、各层叠置良好的大中型构造圈闭,展示了深水区油气勘探的良好前景. (一)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有利区带及大中型构造圈闭 珠江口盆地...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