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请教高一自然地理

   www.gaoxiao88.net
地理我觉得这个学科比较简单。因为N多东西都在地图上,记住几张主要的地图差不多就能得到100的5到60分。如果在多留意几张地图你就能不看书也能得到70多分了。因为地图的信息含量很大。
这个地理得地图立体化得想象记忆很好。比如地球仪,想的时候 你头脑里就真的想一个地球仪出来。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还要能转动,想本初子午线就要能想到你所有有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图片和知识。(比如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不知道你看过谷歌地球没有,点哪哪就凸出来显示出更加详细的信息。你头脑中的那个地球你看到那个地方的问题哪个地方的所有信息就一股脑的蹦出来了。(就比方你看到一道关于刚果的题目,你的头脑中的地球就转到非洲,接着刚果更加突出的显现在你脑海里,接着这个地方的经纬度,地形气候,人文地理,经济一股脑的直接窜出来了。)
这些要如何让做到呢?
1。你看东西记东西不要孤立的去记,联系旁边相关的内容比较着去记。(比如几个季风气候的区别,比较着去记。不要一个一个去记。)
2。一定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的模型,考经纬,时区的时候脑子中的地球就变成书上那个经纬的地图,
平视图时,把0度经度放在眼前就要知道后面的180在哪里。20度 E在面前就要知道160度在哪。
极视图时,书上的南极视图,北极视图都要可以再脑子里想出来。
(你脑子里地球想怎么转就要能怎么转,左转右转,上转下转,经度纬度地图国家都要能一起转,就像地球仪在你手里一样,甚至要更为灵活。那个感觉你可以拿个地球仪去感觉感觉,经、纬、地理事物随着你手中的地球转动的感觉。。。。。)
3。看地图要养成先看世界地图的习惯,每个地区的标志性国家一定要记住,一说到脑子里的地图就要蹦出来这个国家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不要一开始就看区域地图。要看也要在世界地图上看。这样看有个好处,你可以知道你看的地方究竟在世界的那个地方。人文联系着气候,地理去看,有很多关联性。同一经度,纬度相似的地理事物要可以的去注意和总结。其实不仅仅是如此,一切具有相似性的信息都要留意其中的区别。
4.看区域地图或者某个国家的地图不仅仅看行政区域图、季风气候图、农业产品图分布或者地形地理图。你要在看行政区域图的时候能在心里想到哪个地方刮什么风下什么雨 地形怎么样 平原?山地?丘陵?种植什么农作物,为什么要种植这些东西,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要能把你看到的所有关于那个区域的各种地图都要能在一张图上想出来就OK了。
说了这么多我都有些乱了,不知道是否有条理,你能否看懂,我已经尽力的把自己的经验都告诉你了。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这些我回答另一个同学的问题时的答案,我觉得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给粘过来了,这都是我自己回答的,拥有所有的完整的版权的哦。不存在侵权问题的。)

高一地理主要说的是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你把书本上的知识看个十遍都还不懂再回来问吧
这个东西说起来也有点抽象无法像做家教一样的面对面的辅导
也需要做很多的比喻才行
就算仔细的给你说明
那些内容和书本上也没有区别的
所以还是古训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好好多看几遍书
其实地理是最接近现实的
你试着心里接受它喜欢他
你一定会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
只要你试着接受你不愿意接受的事物的时候
证明你已经成熟了

做为一名地理教师,我较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人文和区域地理在知识点的记忆方面下点功夫就OK了,但是,当学到自然地理的时候,尤其是当学到“地球和地图”这两部分的时候,难度会突然加大,对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
所以,我建议你一方面找一本较好的学习资料认真研读(有知识点突破和习题解释的),这部分内容一般都是在课本之外拓展的东西。
另一方面,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多识图(例如:俯视图、侧视图、剖面图、局部图等等)训练空间能力,也可以动手画一画简图(例如,在经纬网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
第三、建议还是多问、共同研究。问同学、问老师。相信随着你对老师看法和态度的转变,老师的态度也会对你发生巨大的转变。如果你不好意思的话,可以问同学。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很简单的。你只要知道地球只从西往东转的,在脑子里面想出一个地球的样子在往东转,然后你像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当成是中午12点,也就是太阳直射的地方(因为太阳是不转的,转的是地球,)所以中午的12点,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是不变的,变是因为地球在转,当一个地方过了直射点也就是过了中午,而前面的就是没有到了,所以过的就+,,没有过的就减,多想几遍就熟悉了,
而月相什么的我们那时候是选学,我认为只要搞清楚上玄月,和下玄月,就可以了,
你想想十五是满月,而十五之前的是上旋,后面的是下旋,,呵呵
以前地理不错,但是现在感觉没有什么用了,呵呵,
希望帮到你了

高一自然地理

研究这个问题颇费脑筋,但还是有趣的。
理论上,月亮上中天的高度,与当天白天正午的太阳高度,两者可以差23.5+(23.5-5.9)=41.1度!!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希奇:白天正午的太阳高度很低(如冬天),但月亮上中天的高度却高出许多。
这里有个误区:以为月亮上中天的高度,与当天白天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多相差5.9度。
应该是——月亮上中天的高度,与此时黄道最高点的高度最多相差5.9度。
还是说得明白一点:
1、月球从黄道以南进入黄道以北的那个交点叫“升交点,黄道以北进入黄道以南的那个交点,叫“降交点”。月球轨道交点沿黄道不断西移,每年西移约19°.4,即18.6年移动一周。
2、当升交点与春分点重合时,白道与天赤道的夹角最大,即月球赤纬最大,其变化幅度为:δ月=±(23°26′+5°09′)=±28°35′;当降交点与春分点重合时,白道与天赤道的夹角最小,即月球赤纬最小,其变化幅度为:δ月=±(23°26′-5°09′)=±18°17′。
3、天体的上中天高度,类似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距离
纬度距离:某地纬度与天体赤纬的差,如太阳直射点纬度其实就是太阳的赤纬。
4、白道上一圈是一个恒星月,约27.3217日。在一个月内,月球赤纬的变化幅度可达18°17′——28°35′,就决定了某地所见月球的上中天高度的变化幅度是相差36°34′——57°10′,比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相差46°52′要明显。
以北纬30°为例,在一个月内,月球的上中天高度可以是90-(30±28°35′),即32°52′——88°35′

环流分为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气旋和反气旋会产生自然天气现象。箭头向外就是反气旋,向内是气旋。上升就是气旋,下降就是反气旋。容易记住的是从高压到低压运动就是反气旋,反之,从低压到高压运动就是气旋。(从上空往下看)
看下图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6dc09e0a712c9323b0351d36.jpg


季风环流 (就是亚欧大陆最明显,也常考这一个。)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它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此偏北风强烈时即为寒潮;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相遇,往往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三圈环流如果不理解可以先记下(学气压带的时候慢慢理解)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8605f5f8eb0c171cd9f9fdf1.jpg
这些环流归咎一点就是热力因数和偏转因数,太阳的照射使地球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总之在于上课认真听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教材假设若干条件,按照假设-推理-验证的方法,运用“热力环流和风”的基本原理分四个步骤从简到繁、由虚及实逐层剖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构建三圈环流的空间模式(以下内容以北半球为例)。
1.假设地球不自转,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匀――单圈环流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赤道与北极间的环流。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
但这样的单圈环流是不能维持的,因为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 北流(南风)时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在30°N上空形成西风 堆积下沉 30°N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 向南流(北风)右偏形成东北信风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副热带高压流出的南风右偏成西南风(盛行西风) 极地高压流出的北风右偏成东北风(极地东风) 在60°N附近相遇 暖湿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出现上升气流) 到高空向南北分流 60°N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
如下图表示:

3.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总结归纳为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夏季移向高纬度,冬季移向低纬度)
南半球同样存在三圈环流,但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所以环流方向和北半球不同。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要求绘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要求正确表示上升、下沉气流和近地面、高空气流)。同时分析说明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受热上升、冷却下沉)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动力原因(堆积下沉、爬升)形成的。
对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歌曲记忆的方法归纳:
四高三低(全球有四个高气压带、三个低气压带),
○三六九(纬度0°30°60°90°),
低高低高(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
南左北右(风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无信西东(赤道无风带、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随季而移(冬季移向低纬度,夏季移向高纬度,范围5°-10°)。
4.考虑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有海陆分布的差异----季风环流
思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夏间海陆温度变化-高低气压中心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冬夏风向发生改变。
地区 季节 亚洲大陆气压中心 风向 性质
东亚 冬季 陆地降温快,形成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风 冷干(来自内陆地区)
夏季 陆地增温快,形成印度低压 东南风 暖湿(来自太平洋上)
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差异,理解东亚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夏季风从广阔的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而撒哈拉沙漠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结合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1).分析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
(2).分析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湿润;
东风、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干燥。
歌曲归纳: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
2.举例 (结合各地气候类型年内各月降水量和气温图分析) 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变化小:
A.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B.纬度40°至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不冷夏不热—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北回归线至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热带沙漠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变化大:
A.纬度30°至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旱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暖湿多雨-地中海气候。
B.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热带草原气候

相关参考: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想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3.很多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本人经常遇到一些错题,它们在很多教辅资料中到处“游荡”,毒害着我们学生。4.很多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经不起科学考究。5.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拿来让高一的学生做,...

地理高一笔记内容整理
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地理高一笔记内容2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

我是一名高中生,由于高一时自然地理没学好,导致学地理出现困难,上课...
②做题的时候想不出来就翻地图册,翻一次争取下次不翻,看看能不能回忆起来。③高一的气候,洋流,要求一定得记住。记住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和气候特点。④记住世界上重要的河流、山脉、海峡、半岛、平原。⑤记住区域地理中某个区域的气候地形人文风情 ⑥上课多听讲,下课多做题,多问。最后,祝你地理有...

怎么学习高一地理?急!!!
我是高中地理老师,很多学生都跟你一样,地理很差,理解不了,对有图的题目无从下手,那么,我建议你 第一,自然地理部分你要对地球有立体空间感,你要把它想象成一个真正的球体,并且高一地理是一个系统,某一部分没学懂,后面的你就跟不上,所以没学懂的课后一定要看资料,书上的东西太简单,...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应该用怎样的思维去学习?
自然地理比较客观,理解起来不容易,在高考比重也不少,所以老师进度比较慢这是理所应当的,稍后要学的人文地理与生活相关,比较容易,主观性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说几句,这个部分请不要担心,而自然地理,不会就是不会,答案是编不出来的。其实自然地理呢,就是几根线的学习:首先是关于时间的,...

本人高一新生,地理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我想问问有什么办法提高地理兴 ...
2、多提问,学习过程中,要多思考,多提问。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每天向老师提一个问题3、多联系实际,比如自己试着预报天气、观察和研究天象、注意房屋采光、道路汽车流量等 4、多研究错题 5、我也可以帮你。6、再就是背背。有些主观题。也就是大题的答题框架。譬如。问。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

学霸们,求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谢谢。
学霸们,求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谢谢。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修正,不断接近真理。把人类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4、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⑴空间资源宇宙空间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环境,有利于进行多种科学...

高一下册地理知识点
高一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世界各大区域经济状况:一、东亚:1、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区,四个新兴工业区(韩国,中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2、西部内陆:畜产品加工业;二、东南亚:1、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区:(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高一地理怎么学?
高一地理怎么学 高中地理其实有和多的要背的 你可以记一下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大概地方 这到了高三就要和其他的知识联系起来 当然你也可以去找些资料看 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书本上再加上学校发的资料已经足够了 例如北纬30度穿过我国的哪些省市 应该知道的 还有就是看地图册 地图册一定要相当熟悉 例如给...

有谁能告诉我高一地理学什么?
总共五本书 必修有三本,必修一(自然地理)是高一上期学,必修二(人文地理)是高一下期学,必修三(区域整治与开发)是高二上期学.高二下期开始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以及选修教材.选修一般选两本,四川选的的是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6(环境保护),各个省选修内容不一.之后就是高三...

相关评论

  • 苏倪1145: 高一地理怎么学? -
    17013318672: 我很喜欢高一上学期的地理.这部分的地理主要是自然地理.学习自然地理时要加强理解,如理解大气运动,洋流等较难的课程(相对而言),这些一般你理解了就会做题了,而不需要弄题海战术.但有些也需要背下来,如岩石,地球地表的塑造,地球各圈层的联系等,背一下便可去考试了.至于第一章宇宙,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的话,那就不要学了,很简单的!(比如我) 其实学地理并不需要多做题,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学习.等你学好了,会像我一样喜欢它的.祝你成功!(我很快就搞定了,而且还不错哦!)

  • 苏倪1145: 高一地理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啊,自然地理好难啊,求支招···
    17013318672: 楼主你好!其实自然地理并不难,高考中占的分值比重也比人文地理低很多~本人当过2年地理科代,地理最高考过98分.我谈谈我的几点建议~一定要按照模块学习~如大气运动、水循环、气候、地壳运动等,其中还能再分若干个小模块~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世界、中国的主要地理事物,如重要山脉、分界线、气候分布一定要熟,这样就能减少答题过程中的分析用时.还有就是自己总结或者查一些必记内容的简记短语~如: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火木成灰(小行星带);中低纬大陆西岸为寒流;两南之地(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等等~还有就是培养兴趣,比如你去旅游,你如果地理好,可能你提前就十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具体的地理位置了~最后,希望你别气馁,学好地理!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