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歌的曲调 中国传统丧葬时放的歌叫什么名字

   www.gaoxiao88.net

丧歌的曲调大致可划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民风简介
打丧鼓是神农架的百代民风。其起源悠久,以至于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源于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因死人太多,终于聪明地化悲哀为狂欢;有人说源于唐自莲和尚丧妣,击鼓以悼亡,还有一种平实可信的说法,谓打丧源自楚俗,因怕野兽糟蹋死者的尸骨,故而点起篝火,集众敲鼓动歌唱,彻底达旦。
打丧鼓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打丧鼓在神农架又叫“打丧歌”、“孝歌”、“阴锣鼓”、“跳丧鼓”、“打代思(待尸)”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升天,为后代祈福,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是与外地一脉相承的,属于“转丧鼓”。但是神农架的丧鼓歌的音调更加古朴苍凉,内容异常丰富。天堂地狱、山川河流、鸟兽花卉、神灵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万物,无有而不涉。它不仅仅祈求神灵、超度亡魂、歌功颂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如《开路歌》:“一开天地水府,二开日月星光,三开上天古佛,四开人间庙堂,五开五方五地,六开闪电娘娘,七开武当祖师,八开八大金刚,九开当方土地,十开本地城隍。”
对死亡的认识
村民认为老年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生在世犹如水上浮萍 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闪电 春花秋月不久 人缘已尽结发难留
自古有盛必有衰 有生必有死 哪有人生而不死 无常已到世事尽抛
劝亡者休想家乡 劝儿女不必悲伤 山中哪有千年树 人间哪有百岁郎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年人死亡是天经地义的现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视为一件喜事。视年老去世是驾赴瑶池,百年归山。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朋丧事,必请歌者击鼓赛歌,亲朋纷纷来祭,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这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吊念,不如说是对死者的欢迎。
跳丧
虽然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人们毕竟愿生而不愿死。亡者也多对亲人及儿女有所留恋,生者对长辈的离去也不免怀念、悲伤。如:
生存庆华屋 冷落归山丘 隔断红尘十地里 白雪千载空悠悠
故后来叫饭 只见杯筷碗 山也空来水也空 青山绿水依然在 人亡千代永无踪
孝子捧灵座 伤心痛如何 寻亲亲不见 先游魂魄所
前来“闹丧”和“伴亡”的歌师为了安抚“鬼神”,慰藉生者,冲淡这种凄凉的气氛,人们除了歌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之外,主要触景生情的“随口作歌”,以歌相嘲。如:
屋大好停丧 门大好出丧 千年出一口 万年出一双
什么人造屋 什么人停丧 鲁班造屋 凡人停丧
千年出一口真命天子 万年出一口护国宰相
自从今天停过后 永世万年不停丧
所以跳丧除了亡者的家属不歌以外,凡亲友祭者均可歌唱,歌师更是“闹丧”中的活跃人物。如果没有歌师,就没有鼓声,因此,凡有丧事,丧家必写信或派专人专程去接歌师。歌师必须常识广博,能打鼓,会唱歌,歌唱之前要先开歌路,如:“开场开场,黄金万两,各位歌师都请坐,听我愚下开个歌场。”又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未曾开歌路,要打锣和鼓。”丧仪多在孝家亡者灵前的孝场进行。
走进门来抬头望 一盏明灯挂在孝场上
两边坐着唱歌郎 众位歌师唱一声 一夜不觉到天亮
打丧鼓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唱亡者的生平事迹,也有规劝亡者的内容。如:
劝亡者莫悲哀 莫把阳世挂胸怀 尧和舜帝都是死 死后之身土里埋
人生无百岁 百岁又如何 古来多少英雄辈 不免挽首困山河
打丧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闹”,因此,要击鼓数日,欢娱宾客,赛歌也就成了丧仪中唱的重要内容和最活跃的部分。如:
一进门来就要唱
拐棍插在屋梁上
三句两句不投机
抽起拐棍就回去
唱腔
神农架丧鼓的唱腔,有它自己的特色,古朴、粗犷而苍凉。与其它地方的“哭灵腔”、“道士腔”有区别,也与“阳锣鼓”、“阴锣鼓”的一腔两用也不同。“音调哀而不伤,悲而不惨”,它是一种“长于咏叹的单曲结构”的唱腔板式。
习俗
神农架的“丧鼓歌”、“仪式歌”就它的悠久历史、丰富内容以及语言特色,都优于其它歌谣。它包括了古今世事,有对人后的看法,有对古代人物的评价,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以及亡者入地狱或升天堂的丰富联想。这些组成了一个绚丽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它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任何习俗的周围都有一些观念的东西存在着。神农架民间有“每家门前都有一块滑石板”的说法,以示家家都可能出现不测,因此一家有难,众人帮助,是“人死众家丧”。一首丧歌唱道:“半夜听来丧鼓震,手里摸一根七米棍,不顾生死往前奔,一不怕山高路又远,二不怕虎豹把路拦。”是不问死者生前恩怨的,即使人缘再坏,也要送亡者上天堂。这叫生不记死仇,亡者为大。如果亡者家境贫寒,众人还要替他凑一副棺木。
天亮时送亡者上路,往往是二三十人一起抬棺相助。对所帮忙的人,孝家如有条件可招待一二餐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善,在神农架通过打丧鼓这种古老的丧俗表现出来,并且还体现着对死者的关怀而产生的对生命的崇敬。 恩施跳丧鼓,相传为土家族祭奠亡人的一种遗俗,流行于恩施清江两岸的红土、沙地、新塘一带。东乡一带把跳丧鼓称为“喊丧鼓”或“打丧鼓”。跳丧鼓是由三人组合,围绕亡人灵前做完道场之后的一种舞蹈表演,由掌鼓一人、筛锣一人、舞孝帕一人,围绕灵柩前及屋前屋后,自击自唱,自跳自舞的一种祭奠形式,其中“三爷合”为跳丧鼓中的形式之一,东乡一带称为打“三爷合”。“三爷合”(土语“三爷子合”),相传为三爷子,据说土家巴人的种族后裔是“蛮子人”和“客家人”(以后才按姓氏划分)当年为对抗入侵者,其祖父死于战乱,三父子因家境贫寒请不起锣鼓和道师做斋,三父子便用“升子”(过去盛粮用的器具)为鼓,以铜盆当锣,头巾(丝帕)做孝帕,自唱自跳,敬祭亡人,后人沿用这种形式,故名“三爷合”。
“三爷合”在《恩施县志》与《施南府志》上均无文字记载,可见这种形式在改土归流之后,传承区域就不是很广了,跳丧鼓这种形式除在恩施市的东乡一带比较盛行外,城区周边和南北乡还散存着这种遗俗。不过,我州的巴东在明代时期的《巴东县志》里曾有记载:“后四里本土蛮之余,多为彝俗,而哭友一节,可谓独得。旧俗,殁之夕,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手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意思说的就是巴东一带为亡人做斋时所唱的“撒尔嗬”。建始官店一带称“撒忧祸”。由于“三爷合”、“撒尔嗬”、“撒忧祸”在语音上十分相似,从流行区域及内容形式上比较,“三爷合”、“撒尔嗬”与“撒忧祸”本质上应该就是同宗共祖、同源异流的跳丧鼓。
早在宋代时期,过去的恩施县(即今恩施市)隶属夔州(今四川奉节),明初时仍属夔州府,且《夔府图经》曾记载:“巴人尚武,击鼓踏歌以兴哀,父母初丧,声鼓以迫哀,其歌必狂,其众必跳,此乃弧白虎之勇也”。据此说明,跳丧鼓这种舞蹈形式在距今二千六百多年前殷商时代的巴国就已形成。它应该是古代生活在清江流域一带的巴人为其征战过程中死难的将士歌功颂德,激励后人,击鼓踏歌而兴哀的一种悼念祭祀活动,以后流传于民间,发展为悼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丧祭舞蹈———跳丧鼓。
以后的跳丧鼓已发展成4人,其中2人手持长帕(耍巾),跳丧鼓只能是在道师做完“革衣”之后才能开始,端公和道师称它为灵前踏歌,此形式须伤而不悲,狂而不邪,热热闹闹陪死人,欢欢喜喜办丧事,为亡者颂恩,为死者家属“撒忧”、“解愁”。
跳丧鼓以掌鼓人为首,听鼓点起舞而歌,“四大步”、“踏四门”是跳丧鼓中的基本动作,迈步耍巾干净利落,舞姿粗犷同边舞;“击鼓踏歌对面穿”,是跳丧鼓的基本规律。舞时,舞者随着鼓点,有节奏地边舞边歌,时而高跪,时而矮跪,时而绕肩穿肘,时而挨肩擦背,其手、腰、脚一齐颤动,舞者如醉如痴,观者目不转睛,通宵达旦,悲喜热烈。
“拖宝”是跳丧鼓中最热烈的收尾场面,所谓“宝”是经舞者事先在孝家附近物色的一块平整的石板,当跳丧进入高潮时,由舞者领头,带领孝家所有孝子孝孙、孝男孝女连同围观者一起舞到野外,将“宝”用绳捆好,一人拖石,舞者围石块四周做拖石动作,边舞边拖,一直拖到孝堂棺材脚下,天亮出柩,将石块安葬于墓地,或做盖碑石,或做墓碑石。
恩施跳丧鼓的唱词,多为七字句,以“在生行孝道,死后报亡人”方面的内容为主,如:《十月怀胎》、《二十四孝》、《木莲寻母》等为其主要唱段,音乐依鼓点而起,锣做节拍,唱腔单一,上起下接,多为四二节拍。跳丧鼓,在恩施市其它偏远山区仍十分盛行,但逐渐简化,现称为“坐夜”或打丧鼓。



老人死后的有哪些丧歌

甲 是天是地是开天辟地,歌郎到此大吉又大利
     孝家桌子四角方,张郎截取鲁班装。
     四边镶嵌云燕子,中间燃起一炉香。
     玉帝差我弟子早进歌场,挎鼓二人打鼓又唱丧。
      乙 一根竹竿圆溜溜,孝家请我开歌头。
     歌头不是容易起,未曾开口汗先流。
     开天天有八卦,开地地有五方。
     开人人有三魂七魄,开神神有一路的豪光。
      甲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打扫堂前地,焚起三炷香。
     十字路上先请各路神将。
 
     我一请上天的赵天师,二请杨戬杨二郎。
     三请玉皇大帝,四请四大天王。
     五请五方同道,六请孝家的家堂。
     七请七天姊妹,八请八大金刚。
     九请九天玄女,十请十殿阎王。
     孝家无神不请,只为家严(慈)的身亡。
   这开头部分是为了和各位神鬼梳理关系,请完各路神仙,又要开五方,然后才来到孝家大门上,唱词一变,又是一番景象。

例2
       甲 我来到孝家一重门,一重门上不见人,只见两个黑汉把守一门。
     孝子出来忙答应,叫声歌师莫错认。那不是黑汉那是门神。
     门神门神站在两边闪在两旁,让我歌郎早进歌场。
     挎鼓二人打鼓又哭丧。
     乙  来到孝家二重门,二重门上不见人,只见一对金鸡把守二门。
     孝家出来忙答应,叫声歌师莫错认,那不是金鸡那是凤凰。
     凤凰凤凰站在两边闪在两旁,让我歌郎早进歌场。
     挎鼓二人打鼓又哭丧
     .......
  一共要进十重门,再下来就是歌师的自我介绍。

例3
     甲 哪里来的歌师,哪里来的歌郎。
    遇到好多河,翻了好多山。
     碰到什么人看见什么仙。
     肩挑什么手提那幢。
     脚穿什么进歌场。
     乙 扬州来的歌师,柳州来的歌郎。
     过了三十三条河,翻了九十九座山。
     碰到孔夫子看见李诗仙。
     肩挑一双是阳雀,手提画眉一幢。
     脚穿 边耳子 草嚡一双跳进歌场。
     最后一句歌师鱼贯而入跳进歌场,孝子紧随其后开始转丧。至此开歌头告一段落。

   进本章是整个孝歌的主题,也是孝歌当中最精彩的部分,其内容以《二十四孝》为主,主要是劝人行孝,歌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告诫孝与不孝所产生的因果报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要以歌师根据亡者的性别和同行对歌词的熟悉程度而定,亡男一般唱“董永葬父”,亡女一般唱“孟仲哭竹”。也可以进朝廷,唱,《水浒传》《西游记》,还可以唱“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歌师先唱啥后唱啥,事先没有安排,进场以后开始商量。通过对唱当中的交接和转换寻找突破口。
例4
      甲 来到灵前唱亡魂,唱歌都是同路人。
     前朝故事数不尽,不知先唱那段文。
      乙   歌师前面把路引,我在后面慢慢行。
     先唱一段贤广文,你看建议成不成。
      .......
   
   唱歌中最起劲的莫过于有不认识的歌师,相互盘根问底,卖弄学问,那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极致。

例5
      甲 来到歌场好热闹,兄台唱的实在好。
     敢问歌师名和姓,小弟也好来请教。
      乙  天里天来天外天,我是天外一神仙。
     肩背一副铁搭链,专锁小鬼和判官。
     一头派的天和地,一头派的地连天。
     游了三山游四海,哪个小鬼再乱弹。
     甲 天里天来天外天,我才是上天真神仙。
     惩恶扬善我最先,曾经修炼五千年。
     老君借我金刚钻,专钻你的铁搭链。
     神仙本是人修炼,少在面前显手段。
      甲 坏了坏了真坏了,阴沟里面船翻了。
     长江里面水干了,看来今晚球探了。
     乙 豹子还怕狗发威,猫儿还怕死老鼠。
     老鹰还怕乌鸦嘴,阎王还怕涩牙巴鬼。
     ......
   如此这般下去,矛盾越来越激化,这时就需要有人来劝和,不然的话孝歌就无法继续。

例6
      丙 来在歌场接住锣,我劝歌师唱好歌。
     二位也好消消气,莫在歌场伤了和。
       丁 二位歌师文采强,个个都是诸葛亮。
     汉高祖来楚霸王,你们都比古人强。
       戊 歌师既然歌场来,想必也是来致哀。
     桌上摆的是灵牌,金童玉女泪沾怀。
     山珍海味桌上敬,未见亡者把口开。
     人生在世一口气,自古和气能生财。
   经过众人的一番劝说,歌师重归于好,于是又言归正传,本章唱久了中途需要休息,也许是为了回忆歌词,于是从本章退出来,又开始自编自唱,称其为扯闲谈。不过也很有意思。

例7
     说日白来就日白,五黄六月下大雪。
     十冬腊月割燕麦,筷子杀猪筛接血。
     ......
   也有表现巴山人那种厚道,帮忙那种实在的歌词。

例8
     闲暇无事去撒网,闻听孝家丧鼓响。
     丢了鱼儿甩了网,急急忙忙进歌场。
  寥寥数语,把巴山人唱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孝歌唱到夜场的晚上三更天,要唱“奠酒歌”。亡女就唱十月怀胎,亡男就唱“十杯酒”接古人。

例9
     一杯酒儿敬亡魂,接来四个老古人。
     彭祖活了寿八百,果老二万七千春。
    洞宾老祖三千二,令婆牙掉又重生,
     四个古人灵前坐,陪着亡者到天明。
    二杯酒儿敬亡魂,又接四个小古人。
    甘罗十二为丞相 刘秀十二座洛阳。
     周瑜九岁统雄兵。安安七岁孝母亲。
    三杯酒儿敬亡魂,再接四个哭古人。
    梦娘一场哭进京,孟姜女儿哭长城。
    晴雪啼哭来吊孝,董永契哭葬父亲。
    四杯酒儿敬亡魂,还接四个笑古人。
    呵呵大仙笑上天,佛爷一笑望西天。
     杨广击掌微微笑,十八罗汉笑观音。
      ......
     四十古人全到齐,接到灵前配亡魂。
    亡者撒手归西去,孝子奠酒泪淋淋。

例10
     正月怀胎正月正,早插杨柳早发青。
    胎儿好比浮萍草,落在娘肚未扎根。
    二月怀胎是新春,头痛眼花脚抽筋。
    又想酸辣又想荤,吃进嘴里又恶心。
     三月怀胎三月三,娘背背笼上茶山。
     任何事情不想干 ,瞌睡掉在眼面前。
四月怀胎四月忙,黄皮骨廋眼落膛。
     山珍海味都不香,一身发软懒洋洋。
     五月怀胎在娘身,早晚不敢出房门,
    呼吸出气口难吞,成天只想床上困。
    六月怀胎三伏天,上坡下坎小心点。
     堂前扫地身难转,弯腰驼背难上难。
    七月怀胎在娘身,裁衣做裤忙不停。
     冬天雪大又怕冷,夏天又怕惹湿疹。
    八月怀胎是中秋,孩儿肚里挂金钩。
    八折罗裙难遮丑,受尽煎熬盼出头。
    九月怀胎九月半,儿在肚里乱动弹。
    四处热闹去不成,唯恐孩儿路上产。
    十月怀胎要临盆,儿在肚内打翻身。
    儿奔生来娘奔死,千辛万苦儿降生。
     下地一尺另五寸,空起双手见母亲。
     穿戴二字无分文,纱线都没带一根。
     为儿为女忙不停,不分酷热和寒冷。
     睡半夜来起五更,只为后人尽责任。
     娘 睡湿处儿睡干,打湿左边放右边。
     左右两边都打湿,起身抱儿胸面前。
     .........
   孝子奠酒结束后,歌师开始退朝。至此,进本章告一段落。

   还阳歌是孝歌的收尾阶段,按规矩必须在岀柩前把阳还毕,一般鸡叫五更就开始还阳,歌师改腔唱还阳歌,其内容主要是把开歌头所提及的各路神仙一一送走,也叫安神定位,然后从孝家屋内由里到外依次还起,一直还到歌师的锣鼓上。还阳时孝子按照歌师唱指的方向下跪叩头所表达的都是一些对亡者的告慰,生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歌师对孝家的祝福。

例11
     说还阳来就还阳,阴歌改作阳歌唱。
     阴歌送亡归天界,阳歌保住唱歌郎。

例12
     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杨家将。
     大郎战死在沙场,二郎替死八贤王。
     三郎乱箭穿胸膛,四郎失节落番邦。
     五郎怕死当和尚,六郎镇守边关堂。
     ........

例13
     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磨盘上。.
     左推三转生贵子,右推三转状元郎。
    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板凳上,
    孝家板凳好停丧,只许千年停一次,不许万年停两双。
    说还阳来就还阳,把阳还到鸡圈上。
    白天放出一百只,晚上收回五十双。
     说还阳来就还阳,还了月亮还太阳。
     还了月亮落西山,还了太阳出东方。
     ......
  
  最后把歌词还到锣鼓上,孝子接住歌师的锣鼓,歌师念念有词“不打不唱,孝家发财兴旺”。至此,整个孝歌算是

中国传统丧葬时放的歌叫《哀乐》。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
看到死难烈士的遗体还保持着搏斗的姿态,他觉得哀乐不仅仅是哀悼,还应该表达缅怀并牢记英雄丰功伟绩的情感,所以创作时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1953年斯大林逝世,《哀乐》第一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扩展资料:
其他版本
有一次,肖邦来到法国画家齐姆(1821—1911)的画室解闷。当时,肖邦正为法国传说中的凶神恶煞所困扰,夜里常常做着恶梦,梦见妖魔鬼怪要带他到地狱里去。这种梦境使齐姆想起了画室一骷髅被扮成钢琴演奏者的形象。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肖邦,不料这竟启发了这位音乐家的灵感。晚上,肖邦脸色苍白,目光凝滞,裹着一条被单,紧靠着骷髅坐下。突然,画室沉寂的空气为宽广、缓慢、严肃、深沉的音乐所打破,原来他是在钢琴上创作一首《葬礼进行曲》。这首葬礼进行曲后来成为《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章。

相关参考:

旋律、节奏、曲调什么区别?请通俗点讲一讲
简单来说就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旋律也叫曲调,它是组织在一起的音的线条。对于一段旋律,不考虑它的音高,得到的便是它的节奏。而节奏是没有音高的,它反映的是音符的时间长短和强弱。也就是说睡旋律是包含节奏的。没有节奏的旋律只是一串单个的音符,节奏是...

歌谱的曲调区分
简单讲,歌曲都是有调的,这些调是用十二律来标注的,十二律是从七个自然音阶加上其中的半音阶来的,也就是C、D、E、F、G、A、B(对应简谱的1、2、3、4、5、6、7),其中E和F是自然半音阶,B和C也是自然半音阶,在自然音阶每个全音之间有个半音,比如C和D之间有#C(也可以写成bD,它们是...

怎样为歌曲定调?
答:为歌曲定调是依据歌手的声音上限留适当的余量为原则。1、如果单单为某位歌手定调,比较简单,只要测一下他(她)最高能唱到什么音,然后留一度左右的余量就可以了。例如:最高音可以唱到C调的超高音1,就是1上面有两个点,俗称嗨C,于是就可以确定他可以完全有把握的唱C调的高音升6或7。再...

请帮我介绍一下旋律,调式,曲式和和声~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

歌的调调专业词叫什么
音乐中的调,就是音乐作品或一个作品中的某一个部分中起核心作用的主音,通常是一群具有一定高度的音,例如一个八度音简谱从12345671,调是与音阶相一致的。基准调是C调。其他是在C调基础上升降调。具体分类 从曲调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由于音乐思维性质的差别,可约略分为两种类型,即歌唱性咏叙性...

歌的调和旋律是一回事吗,求专业一点的回答
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旋律其实指的是曲调。而旋律则可以指任何有音高与节奏的乐音序列。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基础,只有先构成旋律,才能产生声部(此处的声部指某旋律在音乐中的位置),从而产生(复合)音响。比如四部和声中的四个声部在进行中分别有各自的旋律进行,而某一具有曲调感的旋律将作为主要旋律声部(...

歌曲的旋律到底是什么?
旋律就是歌曲的曲调,写成曲谱的话就是一个一个音符,既表明了再某个时刻的音高(do re mi.),也标示了每个音的长短,这样连缀起来就是旋律。人在演唱或演奏歌曲的时候都要按照曲谱来演奏,这样按顺序依次出现的不同音高及其演奏的时间就成了旋律。别人在听的时候就能在脑中自动匹配已知的歌曲。就算乐器...

旋律的两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二,历史发展1、语言的曲调2、浪漫主义音乐三,分类1、声乐和器乐2、音乐思维性质四,曲调的结构和发展原则1、动机2、展开3、对比4、中国乐曲的曲调5、中国的曲调结构林宇中歌曲《旋律》动漫人物 旋律柴可夫斯基的《旋律》一,简介二,历史发展 1、语言的曲调 2、浪漫主义音乐三,分类 1、声乐和器乐 2、音乐思维性质...

音乐的四要素是什么?
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2、曲调:音乐的首要要素。是歌唱性的、能够表达一定乐思的或主要的旋律的统称。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和谐运动。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

歌词的声调与旋律的关系
在音乐作品中,乐音之间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逻辑关系和语言声调的趋向变化等要求依次组织在一起,形成曲调线。其中一个基本要素,即曲调在音高趋向变化上的运动形态。这种以音高趋向变化为主体的乐音运动形态,是受方言声调的四声趋向影响和制约的。〔逐明按:旋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节奏、曲调线...

相关评论

  • 杜的6418: 丧歌的介绍 -
    19255856591: 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中传唱的风俗歌曲.亦称“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丧鼓”等.丧歌一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后的丧葬礼俗活动中演唱.丧歌大概分为4种内容,3种曲调.

  • 杜的6418: “葬礼曲”的曲调风格是如何的?
    19255856591: 低沉缓慢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