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生平 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简介

   www.gaoxiao88.net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 (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 (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2、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 (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以上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皇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象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3、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

  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

  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

  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

  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

  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日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http://ask.koubei.com/question/1508040903434_1.html,
  字太多了,你到这里看吧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庵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虀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庵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 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2、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
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皇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庵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庵对他说:“听语气,你不像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除了孙复之外,范仲庵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3、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
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
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庵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
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
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
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已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自幼多病,近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昔日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州。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4、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原来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
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
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
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5、庆历新政 改革图强

从元昊叛宋起,宋军的边防开支便突然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又不得不增加百姓负担。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
庆历三、四年间(1043—1044年),急待稳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显得格外开朗和进步。他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辣、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又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下三、四名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后来号称“四谏”。
“四谏”官一声奏言,撤掉了略无军功的夏竦,以杜衍和富弼为军事长官。“四谏”官又一声奏言,彻底罢免了吕夷简的军政大权。“四谏”们第三声奏论,则驱逐了副宰相王举正,以范仲淹取而代之。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出色班底,石介喜出望外。他写诗赞颂说:举擢俊良,扫除娇魅!提升众贤,就象拔茅一样,大批群起,驱逐奸邪,就象切掉鸡爪一般,永难长续。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特别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 《条陈十事》写成后,立即呈送给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员商量,表示赞同,便逐渐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以往凭家势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
范仲淹还主张,改变中央机关多元领导和虚职分权的体制,认真扩大宰臣的实权,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撤换地方上不称职的长官,他又派出许多按察使,分赴各地。按察的汇报一到,贼官姓名就从班簿上勾掉。富弼看他一手举簿、一手执笔,俨若无情的阎罗判官,便从旁劝谕:“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回答说:“一家人哭,总该比几个州县的人哭好些!”
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和它遭到的反对成正比.大批守旧派的官僚们,开始窃窃私议。御史台的官员中,已有人抨击某些按察使——说什么“江东三虎”、“山东四伥”。范仲淹在边防线上的几员部将,也遭到秘密的调查,并遇到许多麻烦。欧阳修等“四谏”,企图撵走这些保守派的爪牙,另换几名台官。但他们很快发现,台官背后,掩藏着更有权势的人物。欧阳修本人,反被明升暗撤,离京出使河东。范仲淹预感到,事情绝不象石介颂扬的那么简单:改革路上,隐患重重;新政前程,也岌岌可危。
庆历四年(1044年)仲夏时节,台官们忽然声称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该案直接涉及的,是石介和富弼。仁宗不信会有这等事情。石、富二位,更觉莫名其妙。但是,台官却有石介给富弼的亲笔信件作证;而信中又隐然有废黜仁宗之意。石介对此,矢口否认.富弼未及辩诬,先已惶恐不迭。其实,此事纯为夏竦一手制造。从他被撤去枢密使职、并被石介斥为“奸魅”时起,便秘密买通婢女临摹石介的手迹。该婢临写之功,已非一日。
此案一兴,蜚语四起;后来,甚至牵连到范仲淹改革的诚意,乃至扩大相权的居心之类。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这时,宋夏之间已正式议和:政治危机,也大略消弭。仁宗对于改革的兴致,已渐冷漠和淡释。富弼为了避嫌,请求出使边地。范仲淹也自知无趣,带职去视察河东与陕西。
宰相章得象和副相贾昌朝,当初曾附和过范仲淹的新政。但在实际执行中,他们却阳奉阴违。待到新政受挫,革新派遭诬,他们便立即转向。范、富离京之后,他们索性与保守势力联合,对范仲淹等人落井下石;并通过台官,制造新的冤案,将在京的革新人物一网打尽。
庆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实行仅一年有余的各项新政,也先后纷纷取缔。京师内外的达官贵人及其子弟,依旧歌舞喧天。范仲淹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流水。他被调作那州(今陕西彬县一带)知州,准备为这范氏祖先的发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6、为国为民 先忧后乐
这年冬天,范仲淹已近五十八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许移到稍暖的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做知州。此时,富弼已贬至青州(今山东省益都一带),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等地),滕宗谅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尹洙则流窜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并备受凌辱。范仲淹经过申请。把尹洙接到邓州来养病,尹洙临终,极为贫困,他笑着告诉范仲淹:“死生乃是正常的规律。既无鬼神,也无恐惧。”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 (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 (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2、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 (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以上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皇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象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3、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
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
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
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
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
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日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吴县)出身贫寒,幼年丧父。

http://baike.baidu.com/view/5465.html?wtp=tt

范仲淹生平资料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而且它又地处“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滨,王象之《舆地纪胜·岳州》引《岳阳风土记》说:“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自唐朝以来,就成为誉满天下的名胜古迹了。岳阳又为通往西南的必经要冲。唐、宋时代,朝廷贬官,大多远谪西南。这样,久负盛名的岳阳,又有楼观胜景,便成了历代失意的官吏与诗人游会登临之所了。正如文中所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些文人才士,到此一游,触景生情,能不援笔振辞、泼墨为文吗?故尔,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秀诗文,当然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单是在唐代,自张说谪守岳州建楼与宾朋酬唱以后,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等大家名流,就都曾到此,留下过题咏的名篇。

如今,范仲淹受友之拜托,为岳阳楼作记,前有佳作熠熠,要想不为败笔,范仲淹还要有相当的勇气呢!李白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他登到黄鹤楼上,美景唤起了他的诗兴,使他又要吟出诗来。然而,他抬头望了崔颖的《登黄鹤楼》,便慨然唱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敛平叹之而去。像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对崔颖尚且退避三舍,而今范仲淹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景况下,来写岳阳楼记,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居然写出来了,而且文章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能在千百篇写岳阳楼的诗文中,首屈一指。他怎么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呢?原来,他不蹈前人窠臼,不拾他人牙慧,而是别开生面,另辟新境。

我们知道,范仲淹少时有大志,虽吃粥度日,仍苦读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举进士后,曾带兵边塞,屡建大功,西夏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相戒不敢犯边。在朝廷中,他积极主张改革朝政,为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被人诬告“前在汪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宋史》卷三百三),于庆历四年(1044)春天,降官知岳州。作为一个封建文人,遭到贬谪,不能不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愤懑、颓丧情绪。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曾说:“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惟悼之叹,发于诗作,持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懒数场!”等楼修好后,他要痛哭几场哪!范仲淹深知这位平素“尚气,倜傥自任”(《宋史》卷三百三)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因此,担心他闹出事来,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此机会。现在,滕子京知岳州,两年时间,政绩卓著,“乃重修岳阳楼”,便驰书前往邓州请范代笔,属文以记胜。这样一来,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同时,自己也在遭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为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达到规劝朋友的目的。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扩展资料:
形象特征:
1、忠臣形象
范仲淹是从士人角度讲不管个人处境如何,都要忧国忧民,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这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对士人承担社会责任的首次明确阐述,是士人高扬主体精神的充分表现,是宋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勇担责任的典型体现。
这也标志着士人彻底从政治、经学附庸中解放出来,找回了个体的人生尊严和价值,可以看做是对孔孟儒学的超越和发展。钱穆先生认为“宋代士大夫矫厉尚风节,既自希文启之”,将范仲淹看做是开启宋学的先驱人物。
2、诤友形象
范仲淹和滕宗谅是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的同科进士。两人在泰州时一同参加守护海堤的差使,定民心。在西北守边疆时,滕君知泾州,范仲淹当时担任环庆路经略部署,听说葛怀敏打了败仗,率领外族、汉族队伍分为三路来援助泾原的兵备之虚。
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是相当亲密友好的。备受谗言诋毁的滕宗谅被贬到岳州后,他勤于公务,仅用一年多时间,便使岳州“政通人和,百废待兴”,重新修缮了残存不堪的江南名胜岳阳楼。两人关系很好,范仲淹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受迫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相关参考:

范仲淹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的翻译急急急!
出处:北宋欧阳修《宋名臣言行录》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

写范仲淹的中学作文?
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朱家虽然富裕但范仲淹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一个偶然的事件,范仲淹惊谔地发现自己的身世,他毅然接回母亲,辞别朱家前往睢阳应天...

<<仲淹掌学>>晏丞相舒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全文的翻译。
译文:丞相晏殊留守南京,范公的母亲去世后,他为母守丧借住在城下。晏公聘请范公掌管府学,范公经常住在学堂之中,训导督促学生都很有方法和尺度,辛勤劳苦,恭顺谦虚,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典范。晚上给学生上课,读书睡觉吃饭,都定下了时间。范公总是暗暗地去斋舍察看,见到睡觉的人,就责问他,...

朱熹的范仲淹苦学文言文翻译
仲淹刻苦自励。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乃至被谗受贬,每慷慨论天下事,家贫无依,常自诵曰,再适长山朱氏,辄以水沃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后天下之乐而乐:“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至南都,五年未曾解衣就寝,知其世家。少有大志范仲淹二岁而孤,每以天下为己...

从仲淹掌学中我们可以知道是哪些因素使范仲淹的教学卓有成效?_百度知 ...
以下因素:晏殊请范仲淹管理学校,范公勤劳恭谨,督促学生认真读书,出题作赋,以身垂范,先写“示范”文章...《仲淹掌学》原文: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公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之,...

同姓的名人
是够老的了。现在就算把有关葛天氏的传说当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却也 跟我国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样,是有确实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说:“夏诸侯有葛伯,子孙以国为氏。”我国的古籍上,关于葛伯的记载相当不少,譬如《书经》的“仲 虺之诰“曾说到:“葛伯仇饷”。“孟子滕...

《宋史》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第九十三
起生平喜谈兵,尝以兵法谒范仲淹,仲淹器其材,注孙武书以自见,卒用此败。 刘彝,字执中,福州人。幼介特,居乡以行义称。从胡瑗学,瑗称其善治水,凡所立纲纪规式,彝力居多。第进士,为邵武尉,调高邮簿,移朐山令。治簿书,恤孤寡,作陂池,教种艺,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纪其事,目曰"治...

欧阳修的生平概括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

夏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喜者,昔年安陆已识台光”。提拔仲淹 夏竦知人善任,能任用人才。范仲淹不得志时,夏竦见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在夏竦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时,保荐范仲淹任副使,使范仲淹与韩琦成为他的左右手。范仲淹给夏竦写了封《谢夏太尉启》,启中说:“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

相关评论

  • 益洋1396: 范仲淹的简介 -
    13660367652: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享誉至今

  • 益洋1396: 范仲淹的生平经历! 急用! -
    13660367652: 宋代名臣范仲淹,字希文,989年生于江苏吴县,他的生母生父早年亡,继母谢氏无以为生,便改嫁于青阳县长山朱文瀚.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也随继母育于朱家,不久,朱氏因病而亡,范仲淹全由继母抚养长大.尽管生活贫苦,但...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