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的观点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大学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的作业...)

   www.gaoxiao88.net
以宇宙整体为前提,重新解释物质、运动和时空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在没有形成整体认识之前,人们对局部的关系认识必然是混乱的。只有上升到整体认识时,人们才可能理清各局部之间的关系。目前,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概念还都是人们在局部认识时期的产物,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人们是存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的。只有当我们站到宇宙整体的这个高度上时,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本文以宇宙整体为前提,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哲学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

以盲人摸象与宇宙为例

盲人摸象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故事。传说,有人从王宫里牵出一头大象,许多人前来围观。几个盲人也争先恐后地去摸。第一个盲人摸到象牙,就大喊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大象的样子了!它像根棍子。”“不对!”另一个扯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它像一把大蒲扇。”第三个盲人摸到象腿,也嚷起来:“错了!错了!它像根柱子。”“不!不!”第四个盲人摸着象身子说:“明明是一堵墙嘛!”最后一个抓到象尾巴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根绳子。”盲人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通常,人们都是用盲人摸象来比喻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很少有人会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盲人来看待。因为人们都觉得,自己之所以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见”事物的其他方面,而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这些方面。事实上,对于世界的真实面目而言,明眼人与盲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我们可以说是全盲的——是真真正正、彻头彻尾的“盲人”。世界就在眼前,而我们却永远都不能“看见”它。我们知道,人类的眼睛与耳朵、鼻子、舌头等一样都只是人体的一种感觉器官,与别的感觉器官一样,它所看到的一切也都不是外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东西,它“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一种存在于我们大脑里面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它也只不过就相当于是盲人手里多出来的一双拐棍,它只能帮助我们探索更广的范围和更丰富的细节,却不能帮助我们“看见”世界的本来面目。实际上,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要远比盲人摸象复杂得多和艰难得多,这是一种在全盲的情况下对外界进行的一种漫无目的的摸索,这是一个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的过程:被火烧伤以后才知道那玩艺儿不能摸,被老虎咬掉屁股后才知道那玩艺儿会吃人,目睹了爆炸现场的残肢碎块后才明白炸药那玩艺儿能炸死人……。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盲人之争,比如,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物理学上的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牛顿的绝对时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

实际上,像故事中的盲人所遇到的这类问题还是很好解决的,首先一点,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是在摸大象,当发现每个人摸到的大象都不一样时,只要他们能意识到每个人所摸到的都可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那么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有两种方法可以消除他们之间的争论,一种办法是把大象整个儿摸一遍,这样他们就能消除彼此之间的争议;另一种办法是,把各种说法全部综合起来,以大象为前提,在整体的基础上对各种观点重新进行解释,这样他们也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相对合理的认识:棍子有可能是大象的牙,柱子有可能是大象的腿,扇子有可能是大象的耳朵,绳子有可能是大象的尾巴……。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要比盲人摸象更为复杂。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的过程中,我们“摸”到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等概念。像盲人们一样,我们也在为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所不同的是,盲人们摸象时,有人在旁边告诉他们是在摸大象,而现在却没有人告诉我们是在摸什么,更不会有人告诉我们摸到的是什么。虽然我们也都对每个概念进行了解释,但所有的解释却都显得是那样的牵强、那样的不合道理。我想,如果我们对每个概念的解释都是合理的话,那么人们也就自然不会再对它们存有如此大的争议了,试想一下,谁会对象牙、象耳、象腿、象尾这种说法持有异议呢?我们会不会也是像盲人那样对这些概念进行了错误的解释,把象牙当成了棍子,把象腿当成了柱子呢?

盲人们可以通过把大象整个儿摸上一遍的方式来达成共识,但我们不可能把物质、时间、空间等等统统都摸上一遍。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可能在某个整体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重新解释来解决这些争议呢?盲人之争在大象这个整体上得到了合理的解决,那么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这些概念会不会也在某个整体上实现统一呢?

目前看来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统一这几个概念的东西早就出现了,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它而已。这个东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宇宙。只要我们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的基础上,对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概念进行重新解释,那么所有的争议就可能全部烟消云散了。

有人可能会说:凭什么说宇宙就一定是统一我们认识的那个大象呢?我们会不会早已经摸到了宇宙之外的一些东西呢?比如,一个盲人并没有摸到大象,他只是摸到了大象旁边的一颗大树,而另一个则摸向了路边的马蜂窝……。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对于世界的真实面目而言,我们人类是全盲的,就像盲人永远无法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子一样,我们也永远不可能知道宇宙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所有认识都不是世界的本来样子,它只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解释——人类是在用自己的感觉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我们是先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赋予了世界本身,然后又进一步认为世界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个样子。比如,看见雪时,我们感觉到了“白”,于是我们就认为雪是白色的;摸到象牙时,我们感觉到了“光滑”,于是我们就认为象牙是光滑的。其实,“白”和“光滑”都不是雪和象牙本身的东西,它们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而已,是我们把自己的感觉赋予了雪和象牙——把雪解释成“白色”,把象牙解释成“光滑”。基于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我们人类可以说是根本无法保证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就一定是正确的——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是让我们对事物的各种解释都显得更为合理而已。

我们所说的宇宙指的是我们所能感知的最大范围,我们把所感所知的一切东西都规定在宇宙之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对它的每一部分进行解释,所以这里是不会存在有宇宙之外的任何东西的。当盲人们不知道自己在摸什么时,他们有可能是摸到大象,也有可能会摸到大象旁边的大树或者路边的马蜂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他们可以把所摸到的一切定义为“宇宙”,然后对它的每一部分进行解释:宇宙包括大象、大树、马蜂窝……。可能还会有人担心:万一他们把所摸到的这一切定义为“大象”,那岂不就错了么?其实,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知道,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它只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而已,它是用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的。如果他们把大树和马蜂窝也定义为“大象”的一部分,那他们必然就要把真正的大象叫做“小象”或者“猫猫狗狗”之类的什么东西。这种情况的出现只是妨碍人们之间的交流,但它并不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比如,在我国福建莆田一带,就把爸爸叫做阿叔,妈妈叫做阿姐。

可能还会有人问:我们又如何能够判断对概念的解释是否合理呢?我认为,判断概念合不合理的依据是,关键要看这些概念之间有没有矛盾。如果有矛盾,那么这些概念的解释必然就是不合理的。比如,芝诺悖论就反映出了我们对运动的解释不够合理;物质与意识之争则反映了我们在物质和意识的认识问题上存有误区……。当然了,我们还是不能保证没有矛盾的解释就一定是合理的,只能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它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因为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些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原来看似合理的解释可能就会变得不合理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以新的整体为基础,重新对各种概念进行解释。

受感知能力的限制,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必然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在没有形成整体认识之前,人们对局部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局部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混乱的,既可能交叉重叠也可能对立矛盾。只有当局部认识上升到整体认识时,人们才可能理清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变得清晰和调理。目前,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概念还都是人们在局部认识时期的产物,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人们是存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的,只有当我们站到宇宙整体的这个高度上时,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哲学概论的介绍

《哲学概论》是一本书籍,该书是一部贯通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三大体系的哲学巨著,其思想内容之广泛,叙述方法之简明,括概思想之准确在当代哲学著作中有很高地位。该书虽成书于上一世纪中期,今天仍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是最优秀的哲学作品之一。

哲学概论第三版序自序上卷第一部哲学总论第一章哲学之意义第一节哲学,爱智及智之名之原义第二节如何了解哲学之意义第三节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第四节论以知为主之学问第五节哲学在学问中之地位与意义之初步的了解第六节哲学问题举例第二章东西哲学中之哲学之意义第一节导言——重申上章结论第二节中国传统之哲人之学之兼贯通语言界与超语言界及知与行之意义第三节西方之希腊,中古及近代之文化中之哲学之性质与地位第四节现代西方哲学家之哲学意义观——关联于科学之哲学意义观第五节关联于历史之哲学意义观第六节关联于文学之哲学意义观第七节关联于超语言界之哲学意义观第三章哲学之内容一、名理论甲逻辑第一节哲学之分类第二节名理论与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因明之名辞第三节西方之逻辑一名之涵义与内容之演变第四节略述印度之因明之特质及中国之逻辑思想第四章哲学之内容 二、名理论乙知识论第一节西方知识论之主要问题之演变第二节印度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第三节 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第五章哲学之内容 三、天道论——形上学(上)第一节 天道论与形而上学,存有论或本体论,宇宙论第一哲学及神学之名义第二节西方上古及中世之形上学之发展第三节西方近代形上学之发展第六章哲学之内容 三、天道论——形上学(下)第四节印度哲学中之形上学精神第五节印度各派形上学之分野第六节中国先秦之形上学思想第七节秦汉以后中国形上学之发展第七章哲学之内容 四,人道论、价值论第一节人道论与伦理学、人生哲学、美学、价值哲学之名义第二节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希腊与中世第三节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近代一第四节印度之人生思想之特质——其与西方之人生哲学问题之不同第五节印度人生思想之各型及其不重西方人生哲学中之若干问题之理由第六节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先秦第七节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秦以后至今第八章哲学之内容四、文化哲学第一节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与一般哲学第二节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第三节艺术哲学与美学第四节宗教哲学与自然神学第五节法律哲学第六节政治哲学第七节经济哲学第八节教育哲学第九节社会哲学第九章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上)第一节 泛论读文学、历史及科学书与读哲学书之态度第二节如何引发对哲学之兴趣第三节哲学方法及哲学中之科学方法之二型第四节直觉法之二型第五节发生论的哲学方法第六节纯理的推演法第十章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下)第七节比较法第八节批判法第九节辩证法。第十节超越的反省法与贯通关联法,第十一节超越的反省法与逻辑分析第十二节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哲学方法第十三节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思维方法之分别第十四节哲学心灵之超越性与亲和性第十一章哲学之价值第一节怀疑哲学价值之诸理由第二节哲学家之消灭哲学论第三节哲学中之切问近思第四节哲学问题之答案第五节哲学思想中之混淆与精确第六节哲学思想相互了解之可能与道路第七节哲学对人生文化之价值与学哲学者之修养结论第二部知识论第一章知识论之意义第一节中文中知与识之传统的意义与今之所谓知识第二节知识与知识论第三节知识论与心理学第四节知识论与语言学各专门知识及形上学第五节知识论与逻辑第六节知识论之问题-第二章知识之通性第一节直接经验之知之性质第二节直接经验之知或独知世界之相貌第三节知识之知之性质第四节知识世界之相貌-第五节直接经验之知及其世界,与知识之知及其世界间之关系与问题第三章知识与语言(上)第一节知识之知之外在的证明第二节语言之知识意义及其与自然符号之不同,与语言何以能表义之理由第三节语言如何取得一定之意义第四节语言意义之互相限制规定性,及确定之意义与限定之意义之分第五节定义之价值与其限度第六节语言意义之含浑与混淆之原因第七节语言意义之含浑与混淆乃应用语言所必经之历程第八节 以表达共相之语言表达特殊的个体事物如何可能第四章知识与语言(下)第九节定义之方式问题第十节定义之各种方式——第一种至第四种第十一节定义之各种方式——第五种至第九种第五章知识的分类第一节中国书籍之分类与知识之分类第二节西方学问之分类与知识之分类第三节语言文字之知识第四节历史及地理类之知识第五节各类事物之原理定律知识第六节数学、几何学、逻辑等纯形式科学之知识第七节应用科学之知识第八节哲学知识第六章普遍者与知识第一节共相、概念与共名第二节东西哲学中之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第三节唯名论反对共相概念为实在之理由第四节实在论者及非唯名论者以有共名必有概念共相之理由第五节共相概念与特殊具体事物之关系第七章经验、理性、直觉与闻知——知识之起源(上)第一节常识中之四种知识之分别及知识起源问题第二节中国及印度哲学中对于知识起源问题之理论第三节西方哲学中知识起源问题之争论及经验论之知识起源论第四节理性论之知识起源论第八章经验、理性、直觉与闻知——知识之起源(下)第五节理性论与经验论之异同及加以融通之诸形态之哲学思想第六节权威主义及直觉之诸义第七节直觉知识、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第八节闻知之种类与价值第九章知识之对象问题——能知与所知之关系(上)第一节知识对象或所知之意义第二节素朴实在论第三节代表实在论第四节主观观念论第五节休谟之纯印象观念主义第六节现象主义与不可知主义第七节新实在论第八节批判实在论第十章知识之对象问题——能知与所知之关系(下)第九节实用主义第十节逻辑经验论第十一节康德之能知所知之关系论第十二节客观唯心论之能知所知关系论第十三节 能知之心灵与所知之对象之互为内外关系之种种第十一章解释与归纳原则第一节常识中之解释与推知第二节科学中之解释与普遍律则及其种类第三节因果律与函数律第四节归纳原则与其根据问题第十二章因果原则与知识第一节归纳原则与因果原则之关系第二节常识中对普遍的因果律之信仰及其疑难第三节因果律知识应用之疑难第四节因果律观念自身之疑难第五节原因与理由合一之理论第六节因果观念之废弃与现象之相承第七节康德之因果理论第八节 因果关系为实事与实事之关系及因果关系之直觉的确定性第九节 已成世界与方生世界之因果关系第十三章数学与逻辑知识之性质(上)第一节数学与逻辑知识及经验事物之知识第二节数学逻辑知识之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性质之说第三节数学之观念知识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性质之说之疑难第四节逻辑之观念知识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之性质之说之疑难第五节数学逻辑之观念知识根据于经验之说第六节经验主义之数学逻辑理论之批评及康德之数学逻辑理论第七节康德理论之批评第十四章数学与逻辑知识之性质(下)第八节数学与逻辑合一之理论第九节依类言数之理论在知识论中之价值第十节数之产生与理性活动及依类言数之理论之改造第十一节逻辑中所谓思想律之问题与各可能之答案第十二节逻辑之约定主义与逻辑之理性主义第十五章先验知识问题第一节西方哲学史中之先验知识问题第二节现代科学哲学中之先验知识问题第三节“先验知识命题必为分析的”一命题如何建立之问题第四节常识与科学中之先验综合命题第五节非欧里得几何学之解释第六节数学与逻辑之基本命题为兼综合与分析的第十六章知识之确定性与怀疑论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之真知识与意见之难于分别第二节吾人对经验世界之事物及知识可能有之怀疑第三节怀疑态度之根源与消除以往怀疑之道路第四节不可疑的事物第五节怀疑与先验知识之确定性第六节怀疑与经验知识之确定性——辨物类定名之知识之确定性第七节由辨物类而应用普遍律则以推断个体事物知识之确定性第十七章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上)第一节真理问题与知识之确定性之问题之不同及非知识意义之真理第二节观念、判断、意见、信仰、思想、语句是否皆具真假之性质“第三节真理之意义与标准论之种种第四节以大多数人及权威人物所说,及以能满足主观之要求为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之批评第五节符合说之分析与批评第六节符合关系中之四项关系者第十八章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下)第七节自明说之分析与反面之不可设想或反面之自相矛盾第八节自明说之批评第九节融贯说之说明第十节融贯说之批评与讨论第十一节实用主义之真理论之三型及其批评第十二节四种真理论之比较及其融贯第十九章知识之价值第一节不同之真理论与不同之知识价值观第二节表现负价值之认知心态第三节表现负价值之认知心态之转化第四节知识之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及道德宗教价值第五节 知识之价值之限制及其与其他价值之冲突下卷第三部天道论——形而上学第一章形而上学之意义第一节中文中之形而上及天道之意义与西方所谓形而上学之义之相通第二节形而上学与知识第三节形而上学与知识论第四节形而上学之问题第五节形而上学之系统性与本部各章之次第第二章现象主义。第一节现象主义与形而上学第二节常识中现象主义与纯现象主义第三节纯现象主义之态度中之理或道第四节因果观念之超越与外在理由之舍弃第五节结论第三章唯一之实有论第一节超现象主义之形上学——“有”之形上学及“无”之形上学第二节恒常纯一之唯一实有观之意义第三节依里亚派齐诺破斥变动与多之论证第四节齐诺所提问题之答复及齐诺所提论证之目标第四章无之形上学第一节无之形上学所由生第二节创造之歌及老庄之言第三节由无出有由有入无之切近义第四节道家思想中“无”之二义第五章生生之天道论与阴阳五行之说第一节儒家之形上学观点第二节 由他家之万物观至儒家之万物观第三节性与阴阳之相继义第四节阴阳之相感义第五节五行与横面之万物之相互关系第六节五行与纵的生化历程第六章理型论第一节理型论之形上学之特征第二节形式对质料之独立性与人实现形式之目的性活动第三节形式之不变性第四节形式之客观性第五节实体及变动与四因第六节潜能与现实第七节形式及理性的思想与上帝第七章有神论之形上学第一节如何了解宗教家神秘主义者之超越的上帝之观念第二节新柏拉图派之太一观与其所流出之各层次之存在第三节圣多玛之上帝属性论第四节西方哲学中上帝存在之论证第八章唯物论第一节唯物论与日常生活中之物体第二节唯物论者之共同主张及物质宇宙之问题第三节唯物论对于有神论之批评第四节唯物论与实在论第五节唯物论之生理心理论证第六节唯物论之宇宙论论证第七节唯物论之方法论论证与历史论证第九章宇宙之对偶性与二元论一第一节中国思想中阴阳之遍在义与交涵义及存在义与价值义第二节中国思想中之阴阳之论,可根绝西方哲学之若干问题之理由第三节西方哲学中之二元论之思想之渊源第四节笛卡尔之心身二元论及心物二元论第五节心之思想与身体及脑之不同及唯物论之否定第十章泛神论第一节二元论之问题与由超神论至泛神论第二节心身二元论之问题第三节斯宾诺萨之实体论及神即自然论第四节心身一元论之说明第五节附论泛心论第十一章一多问题与来布尼兹之多元论第一节一多之问题与中国哲学中一多相融论及心身交用论第二节一物一太极义及道家之言一第三节来布尼兹以前西方哲学中对于多之说明之诸说第四节来布尼兹之多元论——物质观,知觉观与一单子一世界之理论第五节来氏之上帝理论——实体存在之充足理由及可能的世界之选择第十二章宇宙之大化流行之解释与斯宾塞之进化哲学第一节大化流行之科学的叙述与哲学的说明之不同第二节常识与东西传统思想中之大化流行观第三节传统之东西思想中之世界生成论之比较与科学的进化论所引起之哲学第四节斯宾塞之进化哲学之根本原理第五节斯宾塞对于进化现象之最后的解释第十三章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第一节绵延、直觉与理智第二节生命的宇宙观——矿物及动植物之分第三节智慧与本能第四节人之理智与同情的智慧及道德宗教第十四章突创进化论。第一节突创进化论与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之异同第二节突创进化论之要义第三节突创进化论之问题第四节亚力山大之时空观第五节亚氏之范畴论第十五章相对论之哲学涵义第一节常识中之相对论第二节近代科学中之物理世界观第三节现代之新物理学之兴起第四节动静之相对性第五节时空之相对性第六节速度及形量质量之计量之相对性第七节物理世界即四度连续体中之全部物理事之和第八节物质之实体观念及机械的决定论之否定第十六章怀特海之机体哲学第一节怀特海哲学之方向第二节事与现实存在现实情境第三节摄握之方式第四节知觉之两式第五节具体存在与抽象对象第六节扩延连续体第七节存在事物之种类层级差别与自然创进中之冒险第八节上帝之根本性与后得性第九节价值之地位第十七章西方哲学中之唯心论第一节唯心论与理想主义之意义第二节西方唯心论思想之渊原第三节西方近代之唯心论第四节康德之超越唯心论中之认识的主体观第五节康德论自然之合目的性与美感及心灵之超越性第六节康德论上帝之存在与人之道德理性第七节后康德派唯心论哲学——菲希特之大我论第八节席林之自然哲学第九节黑格尔之绝对唯心论第十节黑氏以后英美之新唯心论之发展第十八章佛学中之唯识宗之哲学第一节由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之道路第二节印度之唯识论中之八识、三性、与四缘第三节实我实法之否定与缘生第四节境不离识第五节众生各有阿赖耶识义及阿赖耶识与种子之关系第六节妄执之起源与执我识第七节根本无明与转识成智第十九章中国之伦理心性论之形上学之涵义第一节中国古代之宗教思想中之天命观及天意观第二节中国人伦思想之形上意义第三节孝友之道为人伦之本及其形上意义第四节尽心知性以知天之形上学道路第五节观乎圣人以见天心之形上学第六节孔孟以下儒家形上学之发展第四部人道论、价值论第一章人道论、价值论之意义第一节中文中之人道论伦理之学及西方之伦理学人生哲学或价值哲学之名义第二节人生人道之哲学、与宇宙或天道之哲学之相互关系第三节人道论中之价值问题第二章价值之存在地位(上)第一节价值一名之所指第二节价值与存在为同义语之说_第三节以价值与“为人所实际欲望”为同义语之说第四节快乐之所在即价值之所在之理论第五节价值为客观事物所具之性质之说第六节自存之价值性之理论第七节完全存在与善第八节价值与存在事物之发展历程第九节价值为一关系性质之理论第十节存在事物之和谐关系为价值之所在之理论第三章价值之存在地位(下)第十一节心灵之理性的道德意志具本身价值之理论第十二节以“不存在”为价值实现之条件之价值理论第十三节具负价值者之超化而成为表现正价值者之理论及悲剧意识第十四节中国儒家之致中和之理论第十五节不存在与隐之本身价值第十六节不和与和之太和第四章价值之分类与次序”第一节价值纯形式之分类“第二节西方哲学中价值内容之分类第三节中国思想中善德之阴阳之分与价值之形式的分类第四节中国思想中之价值之本末之分与价值内容之分第五节二种价值分类法:相斥之价值分类法与相生之价值分类法第六节善之价值与心灵之仁智之价值,为一切价值之本之理由第七节仁德为审美之德及智德之本之理由第八节价值之本末次序第五章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第一节悲观乐观之情调与思想第二节乐观主义之理由第三节悲观主义之理由第四节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之争论,不能有确定答案之理由第五节悲观态度与乐观态度之价值之衡定第六章意志自由之问题(上)第一节意志自由之问题之来源第二节意志自由之否定论第三节意志自由之否定论之批评,与意志自由之事实上的存在第四节意志自由之事实之种种解释,及自然科学知识中之不确定原理等之无助于此问题之解决第七章意志自由之问题(下)第五节意志自由之真义,使意志成为原因或自因之自由第六节心灵之自性与自由第七节意志自因自由义释疑——心灵受认识对象之规定与自由第八节过去经验与理想生起之自由第九节理想之形态内容与自由第十节超越的外因论与意志自由第十一节信自由与信因果之调和,及自由之运用之颠倒相第八章价值选择之原则第一节选择的自由之肯定第二节价值选择之质之原则第三节价值选择之量之原则第四节具本身价值者高于只具工具价值之原则第五节心灵生命物质之价值之等差原则第六节适合原则第七节次第原则第八节理性原则及其与以上各原则之关系第九节超选择之境界第九章人道之实践第一节哲学问题之超拔与实践工夫第二节“自觉我是人”之哲学道路第三节“由人性之真实表现处自觉我是人”之道第四节“自觉我是人之一”及我之人性与我性第五节“自觉我是一定伦理关系中之人”之意义第六节“职分与所在群体之自觉”第七节“我之唯一性之自觉”附录阅读、参考书目”附编精神、存在、知识与人文论黑格尔之精神哲学述海德格之存在哲学诺斯罗圃论东西文化之遇合……

相关参考:

用哲学的观点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大学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们所说的宇宙指的是我们所能感知的最大范围,我们把所感所知的一切东西都规定在宇宙之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对它的每一部分进行解释,所以这里是不会存在有宇宙之外的任何东西的。当盲人们不知道自己在摸什么时,他们有可能是摸到大象,也有可能会摸到大象旁边的大树或者路边的马蜂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些东西...

混沌初开———宇宙始于大爆炸
现在我们知道,宇宙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大爆炸1s后,温度降到1010K,粒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和引力开始分开。在高温下处于基本粒子状态的物质,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成各类原子,约在大爆炸后50万~100万年,首先由电子和质子合成氢原子,接着是氦原子也大量生成了(约可持续100亿年,温度...

宇宙的起源哲学观点
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在150亿年到200亿年前,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从此开始了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诞生史。宇宙原始大爆炸后0.01秒,宇宙的温度大约为1000亿度。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光子、中微子。以后,物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后1秒钟,下降到100亿度。大爆炸后14秒,温度约30亿度。35秒后,为3亿度,化学元素开始形成。温度...

宇宙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
有科学家声称:宇宙现在的膨胀达到极点时将又发生一场大爆炸。如同黑洞的形成过程一样,宇宙将变成一个高密度、小体积的球体。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将再次发生大爆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的能量并没有消亡。但是,却没有人能解释,大爆炸每次循环时间、空间、分子结构等等,都是像上次一样(几百几千亿年以后,又有太阳...

宇宙怎么形成和演变的?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于一个很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原始火球,后来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黑洞和星系等。“大爆炸宇宙论”提出宇宙常常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至消亡,再诞生、再消亡的轮回。按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并加以说明
1唯心:所有人类的神话,宇宙来自混沌归于混沌,空来空去,2唯物:爱因司坦宇宙来自多维空间;能彭张能缩小;多维泻露低维运行,维度循环3即唯心也维物;大多数当代人;反宇宙平行宇宙各种宇宙;大统一微观宏观,,微观弄不明白宏观弄不懂,黑洞白洞四大洞,暗物质暗能量上帝粒子。。。

宇宙是怎样行成的呢?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

简述宇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若不能悟透“有无相生”,则无法看清一切存在的最初面貌。如此,唯有请“上帝”出来开天辟地,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存在?但是,“上帝”可以出场,却不能圆场:这伟大的宇宙的缔造者,又是怎样诞生的?诞生其的道体(指一切存在的统称,亦可特指某一具体的存在),又从何而来?——这思路,恰似...

相关评论

  • 郜竿2837: 宇宙是怎么来的 - 作业帮
    15886482774:[答案]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暴涨模型最彻底的改革也许是观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从无中产生的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在以前不能为人们接受,是因为存在着许多守恒定律,特别是重子数守恒和能量守恒.但随着大统一理论的发展,重子数有可能是不守...

  • 郜竿2837: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
    15886482774: 直到现在,很多西方人还认为地球和天空是在6000年前是经超自然的创造形成的(至今很多人仍然坚信这一结 论,尽管这样做了以后他们的智力看起来就和那些相信地球是平面的人一样).无论如何,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接 受这样一个事实,...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