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世民和马周,常何写一篇800字发言稿? 关于李世民

   www.gaoxiao88.net
关于李世民和马周,常何写一篇800字发言稿?魏征跟李世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哥俩儿一个爱提问题,一个爱听问题,都达到了没心没肺的终极境界,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伯牙子期的最佳拍档,一千多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然而,也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砸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衡山公主又给要了回来。

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几天前还是如胶似漆,恨不得把对方当镜子,这才刚死了没几天就立马儿砸了人家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公然撕毁婚约,怎么看都像个喜怒无常的野蛮女友,这还是那个被誉为“千古第一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吗?

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魏征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

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当年李世民搞了一次征文大赛,让大臣们每人写一篇文章,写得好有赏,结果一位武将出身的常何拔得头筹。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常何有几斤几两,虽然认的字比尉迟恭多上两箩筐,但要让他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就是杀了他也办不到,于是就问他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何常慌忙去找马周,马周一听皇上找自己,就赶忙进宫,一路上遇到几拨人,都是唐太宗派来请他的。一同前来的常何不明白,心想:“怎么请个下人要动如此排场,皇上今儿怎么啦?”他哪里知道,在唐太宗的心里马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找都不好找,何况就在眼前呢?

  马周见过唐太宗后,唐太宗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二人开始了一番谈论。一席深谈过后,唐太宗觉得此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当即下令让马周到宰相府上班。这下,不仅何常感到意外,就连长期在皇上眼前跟班的都觉得惊讶:一个没有科考出身的贫寒子弟,一下子提拔到宰相府当差,他能行吗?

  然而,事实证明,唐太宗的这次决策的确很英明,马周也不负皇恩厚望,为唐朝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唐太宗更是如获至宝,一路为马周加官进爵,直至升任唐朝宰相。而马周呢,尽管上表直陈,指出朝政弊端,唐太宗也不愠不怒,反而觉得马周讲得对。唐太宗不无感慨地说:“我和马周,一时半会儿不见,就想念他。”

李世民是唐太宗,马周是唐朝的宰相,他提倡节俭,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李世民曾经说过“我与马周,暂不见则使思之。”

常何的人物生平

常何(588年-653年6月16日),唐初将领。原为秦王李世民部将,后因功升为玄武门守将。太子李建成在魏征的授意下,极力与常何结交,使其成为自己一系的心腹。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李世民暗访常何,常何看出其中利害,决定助李世民成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经玄武门一同入朝,常何待二人入门后将玄武门关闭,使二人的手下无法进入救援,使李世民顺利的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为了大唐太子。玄武门事变之后仅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政府的实际控制权。八月初九,唐高祖被迫让位,李世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唐太宗。常何也因功升为中郎将。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个武将出身的,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门客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很高兴,便让马周代自己写。后唐太宗看过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常何不善长文才,怎么也能写出这么透彻的文章来。他有些不相信这是常何写出来的,便问常何这倒底是不是他写的。常何为人诚实,没有冒功。便老老实实的对皇帝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高兴,并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经过面谈,李世民十分欣赏马周,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后累官至中书令(丞相)。唐太宗为了表扬发现马周的常何,赐给常何三百匹锦帛。贞观六年(632年),再赐绢一百匹,加太中大夫,除延州诸军事延州(今陕西延安)刺史,进爵武水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贞观十一年(637年),授正义大夫,泾州诸军事,行泾州(今甘肃泾川)刺史。贞观十二年(638年),入朝为右屯卫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敕修营建九成宫,授左领军将军。贞观十八年(644年),奉诏领兵于丰灵等州,防备薛延陀,兼右武卫将军。贞观十九年(645年),授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作为张亮的副手,从海路讨伐高句丽。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除资州(今四川资中)诸军事,资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迁使持节都督黔思费等十六州诸军事,黔州(今重庆彭水)刺史。永徽四年五月十六(653年6月16日)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赠为左武卫大将军,余官封并如故。

标 题: 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成功的原因探讨




首先看一看事变的全过程。

武德九年六月一日,太白金星于白天划过长空,据"刘书.天文志"的说法,金星白昼
划过长空是预兆着会发生政权更迭。六月三日,金星再次于白天划过长空,太史令傅奕向
李渊呈送密奏,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将这份密奏转交给李世民,其用
意是暗示要他自杀来澄清嫌疑。
李世民马上回复一份密奏,控告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淫乱后宫,并欲冤杀他,奏章中
有一句:"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
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李渊看后愕然,回复李世民说,他将于明日在宫中召见两兄弟
和众大臣,一起来对质明白。

这件事马上被李建成由张婕妤处得知。如前所述,李建成决定和李元吉一起入宫拆穿
李世民的谎言。

与此同时,李世民却已率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
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及李孟尝等人,于六月四日凌晨埋伏于玄武门内,同时命
高士廉释放狱中囚犯,分发武器,来增强秦王府的兵力。

到六月四日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发现殿边有马影闪动,
心知不妥,拨转马头,回奔东宫。李世民从后面呼叫二人停下,李元吉回关张弓连射三箭
,但心慌意乱之下三次都没能将弓接满,以致三箭未射到李世民马前已经力衰而落。

李世民却勒停坐骑,稳稳当当地对准李建成一箭射出,当场将之射杀。那边李元吉也
被尉迟敬德射伤落马,但并不致命。李世民的坐骑却为流箭所伤,失去控制冲入林中,致
使李世民被树枝勾住腰带而附坠马。李元吉追过去夺他的弓欲将之绞杀。尉迟敬德及时赶
到将他赶跑,最后也将之射杀。

玄武门的事情很快传到东宫、齐王府,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精兵来救。秦王
府将领张公瑾神力惊人,独力将宫门关上。宫门才关上,东宫兵将的马匹已撞到门上。


当时驻扎在玄武门的兵将大多持观望态度,两不相助。而其中有敬君弘挺身助李世民
一方作战,他的亲随劝他观望一下,至少等兵力集结起来后再战。但他不听,和同是玄武
门守将的吕世衡一同出战,结果战死。

东宫、齐王府等兵将攻打玄武门不成功,又另生一计。薛万彻率兵转而攻击秦王府。
此时秦王府兵力大部分集中在玄武门,府中只剩几个文官留守,所以众人大惧,眼看一时
三刻间就会被攻破。

在这千钧一发中,尉迟敬德想出妙计,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割下来,送到秦王府
示众。东宫、齐王府等人见首脑已死,登时军心焕散,顿作鸟兽散。薛万彻见无法约束手
下,率骑兵数十人逃离长安,躲进终南山中。

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直入宫中面见李渊。李渊大惊失色,问:"今
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
陛下,遣臣宿卫。"

李渊对旁边的大臣说:"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等本是"秦
王派"的官员回应:"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
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
矣。"

李渊到此地步,也只得说:"善!此吾之夙心也。"于是依言下旨。

当时双方军队还在酣战,尉迟敬德将圣旨宣布,裴矩又到东宫传旨,东宫、齐王府的
军心更加无法收拾,终于全部散走。

最后,李世民将李建成五个儿子李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和李元吉五个儿子
李承业、承鸾、承将、承裕、承度全部杀死。李渊眼见一群心爱的孙子全被砍下人头,哼
都没敢哼一声,自知身处危境,李世民血淋淋的屠刀只怕下一次就要架到他脖子上了,急
忙在事变后第三天(六月七日)立李世民为太子;过了几天就表示要退位;两个月后(八
月),李世民就正式在东宫显德殿继位为帝。

之所以是在东宫里登基,是因为他向李渊许诺,只要李渊有生之年,皇宫都由他来住
,自己只住在东宫。但到贞观三年,李世民政权稳固后开始大举清洗武德年间的旧臣,以
便提拔新人。李渊从中闻到火药味,连忙表示自己愿让出皇宫。李世民自然要表示坚持前
诺,李渊当然也坚持不再住皇宫了。于是最后还是李世民从东宫搬到皇宫里住,李渊迁往
弘义宫(改名大安宫)。

玄武门事件大致如上,其中有许多记载不尽不实或含糊其辞之处,这里先要澄清和明
确一下。

首先,关于"金星白昼经秦地"一事,由于涉及到预言的问题,后世史家多斥为迷信
,或斥为是李世民为自己继位寻找藉口而捏造出来的。这一问题我在92年的一篇专门考证
隋末唐初的预言的文稿中详谈过。隋末唐初有许多预言出现,而且经考证而证实不可能出
于后人伪造,其中尤以"李氏将代杨氏居天下"与"武则天当为女皇帝"这两条预言最为
证据充足、无懈可击。

胡戟、胡乐所写的"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中的"太白见秦分的天象引发六月
初四事变"一节亦评论到这件事:"李渊拿出傅奕此状给李世民看,这不是给他一个天意
要他当皇帝的喜讯,而是像拿到李世民要谋反的罪证,出示当面,要治他罪。这件事殆非
史官虚构,因为天文志上有此星象的记录,后来唐太宗也曾对傅奕说及此事,'汝前所奏
,几累于我',可证当时李世民相当狼狈。"

我92年的文稿中也证明过这一密奏的确存在。当时所举的证据也是上述李世民对傅奕
说的那句话,载于武德九年十二月,即李世民夺位后不到半年。但因我不能肯定这一记载
本身会否也是出于伪造,所以不能完全证实密奏的真实性,这一预言的真实性也就远不如
"李氏将代杨氏居天下"与"武则天当为女皇帝"那两条预言那样可靠了。

其次,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前夜所上的奏章,其中控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这
一事情早在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已疑心其中有伪。所以司马光非常谨慎地评论,说宫
闱之事,讳深难测,这种事情恐怕说不清。

后世史家多认为此事出于伪造。胡如雷认为,李世民无凭无据这样控告李建成,既不
明智,也不成体统,根本不近情理。而这种涉及男女关系的事情,所谓"家丑不外扬,李
渊怎么可能会答应召集众大臣,让两兄弟当面对质?所以,他断定这份奏章根本不存在。


胡如雷所说很有道理,可证明奏章内容是经过伪造和歪曲的,但他因此而将写奏章之
事也否定了可就走得太远了。因为后来李建成正是由于从张婕妤处得知奏章内容,这才决
定入宫与李世民对质,从而在玄武门内遭伏被杀的。所以,若这份奏章不存在,就不存在
李建成入宫之事,也就不会发生玄武门事变。由此可见,这份奏章是起到"引蛇出洞"的
关键作用。

很可能当时李世民的确写过一份奏章给李渊,内容也一定是控告李建成某些问题,而
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威胁性,否则李建成就不会坚持入宫与之对质,以免不去对质就会被坐
实了李世民对他的诬告。但内容当然不可能是说李建成淫乱后宫,否则李渊不会公然召集
大臣旁听。

李世民后来这样伪造奏章的内容,大概恰恰正是从张婕妤报信这件事得到了启发。张
婕妤、尹德妃二人亲近李建成,只是为了找个靠山,不可能和他真的有什么肉体上的来往
,否则李世民早就拿出来向李渊告密以打击李建成了。但正因这二人的相助,李建成对后
宫情形总能最快地了解清楚,平日必定已是对李世民造成诸多打击。李世民因此对二人怀
恨在心,在编写史书时就乘机污蔑二人的贞洁,加以报复。

此外,奏章后半部分提到魂归地府、无面目见王世充、窦建德云云,应该是真实的,
是李世民在暗示李渊不要忘了他有平定天下之大功,以激起李渊的不忍之心。李渊虽然在
"杨文干事件"后有了牺牲李世民之心,但这种决心仍然常常有动摇的迹象,如他本来要
听从李元吉的建议削李世民的王号,给陈叔达劝上几句又改变主意了。对于他自己亲自动
手直接伤害李世民性命的事,李渊还是犹豫得很的。

至于奏章的前半部分到底攻击了李建成什么,现在已无法推测。可以推测的仅是,李
世民对于李建成一定愿意入宫与他对质是极有把握的,否则这份奏章就会"打草惊蛇",
令李建成警觉他要有所行动,而达不到"引蛇出洞"之效了。

李世民凭什么有这种把握?这可追溯到"杨文干事件"去。当初,李建成受李世民诬
陷造反,被李渊召去仁智宫。如前所述,曾有谋士建议他据城起兵,但李建成终于还是孤
身前往谒见李渊,澄清事实,使李世民的谋划落空。李建成有此经验教训在前,这次又得
知李世民对他有所谄告,自然认定只要自己前往对质,就可以一如"杨文干事件"那样真
相大白,说不定还可由此反告李世民诬陷。他倒没想到,李世民既已失败过一次,又怎么
会重施故技?

这条计策,表面上与"杨文干事件"一计相似,实际上用心却是完全不同。李建成不
加细察,终于遭伏而死。反而李元吉一开始时对李世民此举心生疑惑,劝李建成称病不入
宫。李元吉长期跟随李世民在外作战,亲眼目睹他如何设谋定策、破敌攻城,大概是更熟
悉李世民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个人才智不见得优于李建成,却反而能有所警觉。但他并未
坚持己见,最后也是自陷绝地。

再次,李世民何以能伏兵于玄武门内呢?玄武门是皇宫北门,入宫者决不能有寸兵于
手,更何况是大队人马进入?唯一的可能是玄武门守将一早已为李世民所收买,所以他才
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那里设下布袋阵,待李建成来自投罗网。

当时驻守在玄武门的将领是常何。陈寅恪根据现收藏于巴黎图书馆的"常何碑",在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之"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一文中断言,常何本来隶属于李建成
,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所以在玄武门事件中,李建成还以为屯守玄武门的是自己的心腹
,丝毫不加防范,以致李世民有机可乘。

但胡如雷反驳此说。他引用"常何碑"的碑文指出,常何是在李世民早于武德二年派
其手下大将刘弘基招揽过来的。在对王世充之战中,常何还被任何为左右骁骑,由于其作
战英勇而深受李世民的赏识。常何与李建成之间发生关系,是迟至对刘黑闼第二次作战中
,随同他平定河北。李建成可能确实在那时对他有所拉拢。但在武德七年,李世民将他调
入长安,赏赐他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挺,委派他在玄武门做统领。

由上述种种可见,李世民一直对常何信任有加,非常重用,而在政变前两年将之调到
玄武门任职,虽然在那时他已开始在玄武门部署势力,以应不测。则李建成怎会对他视为
心腹而不加猜疑呢?

也有人猜测常何是李世民安排到李建成身边行反间计的,即故意假装背弃李世民这旧
主子投靠李建成。虽然李建成曾经想收买李世民的手下大将尉迟敬德而被拒绝,尉迟敬德
将此事告知李世民时,李世民反劝他"相遗但受,何所嫌也!且得以知其阴计,岂非良策
!"可见李世民确实有过让身边受李建成拉拢的将领行反间计之心。

但我觉得此事还是比较可疑。其一,李建成怎会如此信任一个原来是李世民的爱将的
人呢?其二,到底常何在玄武门的职位是李世民安排还是李建成安排的呢?如果是李建成
安排,那么可以说李建成把他当成了心腹。但如果是李世民安排的,李建成又怎会当他是
心腹?

除非"常何碑"的内容本身也有伪造的成份,如果信之不疑的话,那就只能说是李建
成本人太过掉以轻心了,压根没想到、也不相信李世民以如此弱势兵力,竟敢在京城内发
动政变;同时也显示他认识不到玄武门的战略地位,对李世民在那里安插亲信长达两年竟
都不加留意。

李世民发动政变成功,玄武门始终控制在他手中是最大的关键。所以常何在此事中立
有大功,虽其人并无卓异才能,后来却可官至中郎将。

至此,史实已大致澄清,可谈一谈事变中李世民成功的原因了。原因当然有很多,但
大致可分为两种:偶然性原因和必然性原因。即李世民的成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先说必然性。胡如雷总结过三点,我认为很有见地,不妨先看看他的总结。

胡如雷认为,李世民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他拥有一个人才济济的心腹集团,他们团结
一致,投入战斗,因而致胜。

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须为两层来谈。第一层是,李世民身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这
一点是李建成所远远不及的,这一点早在太原起兵之前已经充分地表现出来。

不过,能吸纳人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仅仅是将各方人才集中到身边,而不能用
他们,或这些人不忠心于己、为己所作,那也是有不如无。因此,第二层是聚集人才之余
还能使这些人才为己效忠。前面已经提到过李世民收复尉迟敬德的故事。这里需要补充的
一点是,当时尉迟敬德恐怕未必没有叛逃之心,只是他乃一代名将,声誉所系,一旦叛逃
就一世英名付诸流水,所以他不能如寻相等人那样毫无顾忌地逃走。犹豫之间,若非李世
民示之以诚,结果只怕大为不同。

因此,在李世民的身边,既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智计百出而又忠心耿耿的谋士,又
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等不为重金所收买的猛将(李建成曾送金银珠宝给此二将,欲将之收
买,但二人均拒绝,且于事后如实告知李世民),还有张亮不受严刑拷打所屈服、程咬金
宁死抗旨等这样为之卖命的心腹。

反观李建成,虽然他手下也有魏征、王圭等良臣,但王圭在"杨文干事件"中被谪。
至于魏征,史书所载他在李建成手下时的事迹只有两件,其一是劝李建成参与对刘黑闼的
第二次战争以固东宫势力,其二是劝他及早诛杀李世民。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可能后来魏征为李世民重用而成唐初重臣,史官因此而掩
饰他为李建成办事的情况,所以不怎么记载他在东宫的作为。二是可能魏征在李建成手下
真的没有受到很大的重用,所以无所作为。若情况属于后者,则更可见李建成在用人上与
李世民的差距来。

即使李建成有重用魏征,而东宫中可称道的谋士唯魏征、王圭、韦挺三人,武将唯薛
万彻等寥寥数人,与秦王府中谋士有名者十八人以上、猛将更是如云之数相比,显然是相
形见拙的。

而从史书记载来看,李建成有要事商量,总只是与李元吉二人一起谈论,不见有什么
心腹自始至终参与其中。而李世民身边至少始终有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环绕在
侧。他与这三人事无臣细、机密,都必定开心见诚地讨论。集四人之智慧,其谋划自是非
同小可。

秦王府人才济济而又精诚团结,所以李世民的一切策划从无一次泄露于外。相反,东
宫的机密却一再地被李世民事先掌握。

如李世民事先得知李建成派人送武器给杨文干,才能以小化大,弄出一场"杨文干事
件"出来。而后来他又提前得知"昆明池政变"的谋划,得以抢先而先发制人,发动玄武
门事变。

李建成两次收买尉迟敬德和段志玄,都告失败。李世民先后收买尔朱焕、桥公山、王
至(有"日"字偏旁)、吕世衡、敬君弘等,都获成功,且均在关键时刻助其一臂之力。


这里也涉及到收买的对象与策略。李建成专收买秦王府的高级官员将领,以他们对李
世民的忠心,成功的机会甚微,反而打草惊蛇,可谓极不明智。而李世民不同,他压根就
不会动念去收买魏征等人,而是专向那些地位较低但因参与行动而必定能得知机密的人下
手。像王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胡如雷所举的第二个原因是李世民能控制玄武门,这是他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中独具慧眼地指出,玄武门在唐代多次政变中均处于关键地位,谁能控制它,就容易在
军事上处于优势,取得胜利,因此乃兵家必争之地。

事实上,唐代政变中有三次玄武门事变之多,只是李世民这一次最为著名,所以一般
提到玄武门事变,若不特别说明,均指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

这跟唐代长安宫城的设计有关。唐初打破了汉长安的格局,以北方为宫城重心,所以
北门(即玄武门)成了影响宫城安全的最重要关口。

李世民作为军事家,对于这种战略要害肯定是特别敏感的。他收买禁将领、安插心腹
亲信,至少有两年之久经营该地。这说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决非一时之间心血来潮
、灵感涌现而致,而是经过细心策划、长期准备的。

"枭雄兴亡录"中对此以下围棋来作比喻,有很形象的说明:"就像下围棋一样,全
面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能紧紧咬住一个可能的机会,置生死存亡于不顾,全力搏击,以求
一逞。"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前面已谈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其导火线是李建成、李
元吉设下"昆明池政变"的计划泄露为他所知,以及李渊转交傅奕的密奏有暗示逼他自杀
之心。但此处又说到李世民在玄武门上已处心积虑达二年之久,则他发动玄武门事变又似
乎非由上述两原因所引起。

这其实并不矛盾。李世民当初布置玄武门,就是为了不豫之需,是最后一步杀着,不
到迫不得已的最后关头,他也不想用到这一招。原因有二:其一,以李世民当时兵力之弱
(如上所述,是以不足一千人对抗东宫几万人),发动政变成功的机率实在微乎其微。若
非李世民已到了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之际,他怎么会愿意冒这大险呢?

其二,这其中也有道德成份的考虑在内。"枭雄兴亡录"说李世民是"具有雄才伟略
而根本蔑视公认道德的政治家",这种说法极不妥当。李世民决不蔑视当时的封建道德。
相反,他是十分顾忌的。否则他就不必千方百计在后来编写史书时干预史官的著撰,将"
玄武门事件"作道德上的美化了。反而是杨广,他才是真正蔑视公认道德,一方面弑父杀
兄,一方面即位后从没想过派人编写史书来隐瞒真相。

只是,在那个生死存亡取决于一念之差的时候,李世民已无暇去顾及道德不道德了。
一旦在这种政治斗争中落败,不仅是失了权柄,丢了性命,全家覆亡;又据中国传统的"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一切罪过和难听的名头都将派到失败者头上,那时身败名
裂,李世民留在历史上的将是一个野心家可耻地覆灭的记录。

顾念道德,不外也是为了留下一个身后美名。这下子还有什么身后美名可言?所以在
此之前,如在"杨文干事件"中,李世还可以答应李渊的要求,不杀李建成,以免有杀害
同胞兄弟的道德污点,可见他还是非常顾忌道德的;但正是在"杨文干事件"之后,李世
民已意识到欲以不流血手段击败李建成已是不可能。

有趣的是,恰恰是在那个时候,他将常何调入长安屯守玄武门。只是未到最后关头,
李世民还是不愿轻易走这一步棋的。

但到了玄武门事件前夕,血腥已经扑面而来,不是你抢先动手杀人,就是被别人抢先
动手杀你。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件,还是有其迫不得已之处的。只是应该指出的是,形势
逼人是主因,道德考虑是次要的。而这种形势逼人,最初的成因却也在于李世民个人不甘
屈居于李建成之下的野心所致,李建成并不是始作俑者。

还须指出的是,当时李世民面临的并不只有发动政变一途。如前所述,他还可以潜逃
出长安,到洛阳召集支持力量来与李建成周旋。而李建成等人事实上也几乎都认定他会选
择后一条路,所以没有防备到他会选择发动政变。料敌不准,错失先机,才造成了李建成
最后的失败。

李世民大概是有想到这一个选择的。因为后一条路,至少在表面上看来,较之发动政
变所冒的风险要少得多。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建成及许多人才料定他会这样选择,那么
李建成必定已设下计谋来对付。李世民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出乎
众人意料之外,采取了看似冒险的政变。

在李建成已有防备的情况下,逃出京城,一路上关卡重重,未必能成功。而发动政变
,只要在一开始就击杀李建成这主脑人物,控制李渊,即使兵力极度悬殊,还是有希望取
胜的。事后的发展果然一如他的预料。

胡如雷的第三点原因是,李世民获胜,还与其先发制人的战略有关。胡指出,在争权
的总形势来说,李世民是主动的。但在武德后期,李世民逐渐处于劣势下风,李建成等一
再打击秦王府的势力,李世民已转为被动挨打的地位。而在玄武门事件中,李世民抢先动
手,再次占了先发制人之利,在这一点上大大弥补了其兵力不足的弱点。这对李世民在整
场争权斗争中地位的多次转变,分析得非常中肯。

在玄武门事变前夜,据史书所载,李世民曾召集秦王府的将领谋士来商量。众人纷纷
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叹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
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

尉迟敬德反对说:"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
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
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

长孙无忌也说:"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
,不能复事大王矣!"

但李世民仍说:"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

尉迟敬德进一步苦劝:"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
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李世民还欲以占卜来决疑,张公谨见了抢过占卜的龟具,掷到地上,道:"卜以决疑
;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卜而不吉,庸得已乎!"

李世民于是下定决心。

当时杜如晦、房玄龄二人已因李建成等的诬陷而被李渊下旨驱逐出秦王府,严禁二人
再听从李世民的号令。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召二人回府。二人却回答:"敕旨不听复事王
;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如果李世民仍未决断,只是空泛
地商量,他们就不愿奉陪了。

李世民闻言大怒,摘下配刀来给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岂叛我邪!公往观之,
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

这次长孙无忌和他一起前去。最后房杜二人化装成道士,与长孙无忌走一条路,尉迟
敬德就走另一条路,齐集秦王府。

以上记载,我认为基本属实,问题只在于怎样透过表面的文字去看内里的乾坤。

李世民表现得退缩迟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其一,他是装出来的,以此来激起秦
王府上下人等的敌忾同仇之心。以上已说过,秦王府与东宫、齐王府相比,兵力极其悬殊
,秦王府中的兵将除非能以一敌十,才勉强够与敌方打个平手。所以士气在这里起了很大
的作用。李世民一再退缩,引得尉迟敬德等人急不可耐,憋了一身的气力,到真正开战时
就能勇不可当。这就是所谓的"遣将不如激将"了。而且,借尉迟敬德等人的劝说,也可
统一思想,同样有激发士气之效。

其二,他的迟疑有一部分恐怕是真的。正由于兵力太悬殊,行动太冒险,要说下决心
就下决心,谈何容易!李世民迟疑的不是应否发动政变,而是应否在这个时候发动政变,
能否再等一等,看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时机到来。

其三,可能他心中仍有道德上的顾虑。李世民表示想让李建成等先动手,然后就可以
比较名正言顺地反击。这显然是出于道德上的考虑,而不合于战略。所谓"先发者制人,
后发者受制于人",李建成一旦发动政变,以他的压倒性优势,李世民根本无反击的余地
。他唯一的造反只能是乘动议不备,先发制人。李世民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稍一犹豫,
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心舍道德顾虑而从战略要求。而先发制人,确是他最终获胜的关键之
一。

胡戟、胡乐所写的"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中的"瞽瞍和舜的故事的启示"一
节,谈到上述众人纷纷劝李世民抢先动手,而李世民一直犹疑退缩时的一段对话。

根据"资治通鉴",这一段对话的这样的:世民犹未决,众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
?"曰:"圣人也。"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
,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是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盖所存者大故也。"

两胡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段对话有力地说明了李渊在两兄弟的争权中是与李世
民对立的,因此李世民在发动政变前须顾虑与李渊公开闹翻的后果,以及要负上的"不孝
"之名。

文章指出:"这瞽瞍(即舜的父亲)与舜是父子关系,世民与建成、元吉是兄弟关系
,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这里明明白白说的是李渊,是李渊在害他。

相关参考:

关于李世民和马周,常何写一篇800字发言稿?
关于李世民和马周,常何写一篇800字发言稿?魏征跟李世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哥俩儿一个爱提问题,一个爱听问题,都达到了没心没肺的终极境界,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伯牙子期的最佳拍档,一千多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然而,也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让...

马周少落拓文言文
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

评价唐太宗议论文800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他少年英雄,初出茅庐救隋帝,匹马单刀斩老生!唐太宗是晋...

太宗任用马周文言文翻译
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常何一向老实,他坦白地告诉李世民上书的内容都是马周写的。李世民马上召见马周,一番谈话,对他十分赏识,不久便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马周没有辜负李世民对他的期望,经常进谏,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要了解民间的疾苦,爱护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宠爱子女,没有必要每年加赐金银...

李世民时期的宰相马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李世民看出常何的折子由他人代笔,从而发掘了马周这个人才,唐太宗与他一聊,发现十分投机,于是将他纳入朝廷,马周从此摆脱了穷书生的身份,成为了一名文官。入仕之后,马周一直都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扶摇直上,十余年之后攒够资历就当上了宰相,而且李世民将马周视为留给太子李治的精英,委托他辅佐东宫,...

《起用家客马周》的译文~谁知道~给下~
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译文: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到了京师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说他的得失,马周帮助常何罗列出二十余件事情,让他上奏,结果都很符合圣意.唐太宗对此事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微臣的...

常何墓志铭常何
3、常何也因功升为 【中郎将】。4、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5、常何是个武将出身的,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6、门客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7、常何很高兴,便让...

以,施仁政于民 为题写800字作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仁政为先 高三 | 1000字以上 | 议论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唐太宗李世民 追溯华夏文化五千年,历史在不断地演变,夏商西周,秦朝汉宫,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在不断地进化,由元谋人、蓝田人到一代代君王,“人文初祖”黄帝,以...

翻译文言文《马周少落拓》
《马周少落拓》翻译:马周年轻时潦倒失意,不为州里人敬重,补为州助教,很不爱做事。刺史达奚气愤之下杖打他,马周一怒之下就去了曹州,被浚仪县令崔贤育侮辱,于是感慨、愤激之下往西去了长安,停住在将军常何的家里。贞观初年,唐太宗让文武百官上奏章陈述当时政治的利弊得失,常何因为是个武官不...

相关评论

  • 爱寿2343: 马周旅舍遇常何是怎么个典故 -
    13996182237: 马周是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物,所谓,学成文武艺,售予帝王家.加上唐太宗李世民比较贤明,因此想要效力朝廷.唐周千里迢迢来到长安,住在旅店里面,后来在旅店结识了一个叫做常何的中郎将,成为常何的一个门客.贞观二年,天下大旱,唐太宗李世民要求文武百官,每个人都要写几条建议.可是常何是武官,不懂这些.马周就代替常何也了十几条建议(所谓捉刀).唐太宗李世民发现这个不像常何的文笔,因此就问常何.在知道实情之后,召见马周,发现是个人才之后,招用马周,后来马周官至中书令(丞相一级).而唐太宗李世民赏赐常何三百匹锦帛,表彰他能够发现人才.

  • 爱寿2343: 简要概括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 -
    13996182237: 常何上书言事,太宗知其武将,不善言事,问他为何所言之事如此切中时弊,常何推荐马周,太宗一天之内四次派人催促马周.选拔马周入朝.后,马周成为兴唐名臣.

  • 爱寿2343: 贞观政要 马周 -
    13996182237: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到了京师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说他的得失,马周帮助常何罗列出二十余件事情,让他上奏,结果都很符合圣意.唐太宗对此事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

  • 爱寿2343: 《起用家客马周》的译文~谁知道~给下~ -
    13996182237: 原文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

  • 爱寿2343: 唐朝时,武将常何家有一食客叫马周,出身低微贫贱,也没有在战场上立过大功,但唐太宗却破格提升,委任官职.马周果不负所望,很快就做了宰相,并多... - 作业帮
    13996182237:[答案] “略”.(言之有理即可)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