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趣闻轶事 李白的轶闻趣事简短

   www.gaoxiao88.net
  李白对联戏秀才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春,大诗人李白因安史之乱辅助永王李璘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县),途经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时值州县官为一友人赋诗送别,遂请李白作序,李白遂在万州作了短暂停留。

  一日,李白在西山与诗友们饮酒赋诗,一名叫胡木的秀才自恃学识渊博,想难倒李白,遂走到李白面前说:“久闻先生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先生玉成。”说完,提笔在桌上写道: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

  胡木这句上联是三个当时的县名组成,并都是附近的几个县。梁山即今重庆梁平县,大竹即今重庆大竹县,淋水即今四川邻水县。李白看了看,提笔写下: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众人一看,拍案叫绝。

  原来不但对仗工整,还夸奖、祝愿了南浦人一番。长寿即今重庆长寿县,丰都即今重庆丰都县,丰都被称为鬼门关,迷信的说法,传说人死后都要到鬼门关丰都报到。

  直到今天,不少当地的青年都拿李白这对联给自己提劲、吹牛:说李白都称赞咱们长寿,死算个球!

  胡木无话可说,眼睛贼溜溜直打转,看到墙上挂有一幅画,画上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神仙,环抱一只打酒坛,睡在半山腰,酒顺着坛口往下流。李白素好酒,时年又已59岁,眉头一皱,胡木写道: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环抱酒坛枕山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看了看肥胖如猪的胡木,写道:月加半是个胖,月加长是个胀,胡秀才挺起大肚当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众人一看胡木那模样,不禁捧腹大笑。

  胡木受了嘲笑,非常恼怒,但是自己先理亏于人,只好自认倒霉。

诗童李白
鄢烈山/文
张典画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当其供奉翰林、名动朝野之时,先是友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人” ,上流社会将其列为“饮中八仙”,李白觉得很受用,亦以“谪仙”、“酒中仙”自况。“诗 仙”之名,若是夸赞其丰姿俊秀潇洒,诗风飘逸豪放,不为浮泛无根;若是以之指称其出处行藏和整个的精神风貌,则离真人实情甚远。

李白并非不食烟火的神仙,甚至不是视功名富贵如敝屣的隐士。当他奉诏入京时,情不自禁 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进京》)仕途受挫,被迫 离开朝廷,他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安史之乱爆发,他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要为朝廷“谈笑静胡沙”。仙逝前一年,听到李光弼率军讨代安史余孽的消 息,他不顾年迈体衰,慨然请求从军。其用世之意不可谓不强烈。终以诗人名垂后世,岂是 他的本心?苏轼在《李太白碑阴记》里说他:“戏万乘(皇帝)若傣友,视俦列如草芥。”后一句是真的 ,前一句则未必。虽有恃宠撒娇,如杜甫说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时候,但总的来说,正如他在《玉壶吟》中所述,他是揄扬“(赞扬)九重万乘主,谑浪(戏 谑不敬)赤墀青琐(宫廷)贤(大臣)?。从五代玉会裕撰的《开元天宝遣事》所载“任人如市瓜 ”一则,可以看到李白是怎样“揄扬”皇上的。“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 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这么露骨的吹捧,是稚拙,还是反讽?连唐明皇也觉得太夸张,笑曰:’学士过有所饰。”至于李白 精心构撰的那些应制诗,更元仙风道骨可言。《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清平调”,即众所周 知的谀词。

我这样“揭”李白的“老底”,既不是跟李白过不去,也不是跟特别推崇李白的郭沫若或别的什么人过不去。实际上,我自己就很喜欢李白。既喜欢他的“锦心绣口”,也喜欢他的“ 明月肺肠”。(我可不想学时下某些人的轻薄,对前人完全不屑于作“同情性理解,仿佛自 己是无私无畏的圣人,实未敢直面现实批逆鳞,却以圣贤标准去苛责前辈)。

我认为,真实的李白,不是“诗仙”而是“诗童”。李白有的只是孩子气的媚态——小孩子 也会讨好的,为了哄到想要的东西,他也会甜甜地笑,乖乖地叫你叔叔阿姨;但李白绝无世 俗的心机与诡诈——不是他的智商不够,而是他耻于向这方面发展。所以,他给韩荆州上书求荐,也只是以文相求,并不失矜持的本色,而不肯去行贿,去通关节。所以,入朝之后,对奸佞当道,“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的现实失望,他就掏不住对权贵们的鄙夷与轻慢 ,宁作“凤孤飞而无邻”,也不虚与委蛇,同“鸡聚族以争食”。所以,他终于高吟“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重新踏上了漫游之路。

其实,人生就是选择。经世致用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也要善于喜怒不形于色,隐忍待时;要 善于“调和鼎鼐”,包容和调处各种口味的人。而做一个怡情养性的诗人,则贵明澈真率, 奔放无羁,所谓鸢飞鱼跃一派生机。后者,用李贽的话说,最宝贵的是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以李白的个性,根本不是做政治家(更勿论厚黑的政客)的料。难得的是,他既不失童心,又有赋诗的天才。

于是,我们庆幸,中华文明史上有了李白,有了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诗童”。

诗童李白
鄢烈山/文
张典画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当其供奉翰林、名动朝野之时,先是友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人” ,上流社会将其列为“饮中八仙”,李白觉得很受用,亦以“谪仙”、“酒中仙”自况。“诗 仙”之名,若是夸赞其丰姿俊秀潇洒,诗风飘逸豪放,不为浮泛无根;若是以之指称其出处行藏和整个的精神风貌,则离真人实情甚远。

李白并非不食烟火的神仙,甚至不是视功名富贵如敝屣的隐士。当他奉诏入京时,情不自禁 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进京》)仕途受挫,被迫 离开朝廷,他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安史之乱爆发,他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要为朝廷“谈笑静胡沙”。仙逝前一年,听到李光弼率军讨代安史余孽的消 息,他不顾年迈体衰,慨然请求从军。其用世之意不可谓不强烈。终以诗人名垂后世,岂是 他的本心?苏轼在《李太白碑阴记》里说他:“戏万乘(皇帝)若傣友,视俦列如草芥。”后一句是真的 ,前一句则未必。虽有恃宠撒娇,如杜甫说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时候,但总的来说,正如他在《玉壶吟》中所述,他是揄扬“(赞扬)九重万乘主,谑浪(戏 谑不敬)赤墀青琐(宫廷)贤(大臣)?。从五代玉会裕撰的《开元天宝遣事》所载“任人如市瓜 ”一则,可以看到李白是怎样“揄扬”皇上的。“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 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这么露骨的吹捧,是稚拙,还是反讽?连唐明皇也觉得太夸张,笑曰:’学士过有所饰。”至于李白 精心构撰的那些应制诗,更元仙风道骨可言。《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清平调”,即众所周 知的谀词。

我这样“揭”李白的“老底”,既不是跟李白过不去,也不是跟特别推崇李白的郭沫若或别的什么人过不去。实际上,我自己就很喜欢李白。既喜欢他的“锦心绣口”,也喜欢他的“ 明月肺肠”。(我可不想学时下某些人的轻薄,对前人完全不屑于作“同情性理解,仿佛自 己是无私无畏的圣人,实未敢直面现实批逆鳞,却以圣贤标准去苛责前辈)。

我认为,真实的李白,不是“诗仙”而是“诗童”。李白有的只是孩子气的媚态——小孩子 也会讨好的,为了哄到想要的东西,他也会甜甜地笑,乖乖地叫你叔叔阿姨;但李白绝无世 俗的心机与诡诈——不是他的智商不够,而是他耻于向这方面发展。所以,他给韩荆州上书求荐,也只是以文相求,并不失矜持的本色,而不肯去行贿,去通关节。所以,入朝之后,对奸佞当道,“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的现实失望,他就掏不住对权贵们的鄙夷与轻慢 ,宁作“凤孤飞而无邻”,也不虚与委蛇,同“鸡聚族以争食”。所以,他终于高吟“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重新踏上了漫游之路。

其实,人生就是选择。经世致用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也要善于喜怒不形于色,隐忍待时;要 善于“调和鼎鼐”,包容和调处各种口味的人。而做一个怡情养性的诗人,则贵明澈真率, 奔放无羁,所谓鸢飞鱼跃一派生机。后者,用李贽的话说,最宝贵的是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以李白的个性,根本不是做政治家(更勿论厚黑的政客)的料。难得的是,他既不失童心,又有赋诗的天才。

于是,我们庆幸,中华文明史上有了李白,有了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诗童”。

李白是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着手于训养禽鸟的高手。

李白20岁左右时,曾一度隐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他在山中除读书,练剑之外,就是精心驯养一大群禽鸟。他在他后来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说:“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可见他饲养的禽鸟不仅数量惊人,而且他能令禽鸟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说明他的驯养禽鸟的技术是相当高超的。当地刺史知道这件事后很感举,曾到山上拜访李白并以李白“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延举荐了他。可是李白不愿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师”,不屑以此为进身之阶,终于没有应召。

李白喜养禽鸟终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之时,也乐此不疲,黄山隐士胡公养有一对白鹇,是由家鸡孵化,从小饲养长大的,十分驯服。李白在青城山时曾养过此鸟,但因此鸟野性较强而没有驯养成功。所以他对胡公的白鹇掩饰不住钟爱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夺人所好之意。胡公欣然答应奉送双鹇,但要求“谪仙人”亲笔题诗一首,李白欣喜若狂,马上写了带有序文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王言律诗一首,并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热衷此道的心情:“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合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李白起名
李白的名字,得来有趣,名字的诞生就充满了诗情画意呢!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无论是眼下读书,将来任职,有个好名字是必要的。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有高层次的思考,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现在孩子七岁了,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选带孩子在庭院散散步,考考他作诗的能力。他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这七岁稚童的精彩诗句一出口,父母惊呆了。他们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做了孩子的名子!

李白有什么趣闻轶事吗?

李白轶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天上谪仙人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尽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韦皋大喜,赠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太白「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蜀道著实不易行走。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流传下来,这一句还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梦笔生花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於便殿为明皇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海上钓鳌客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杜甫却属於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诗作如下:

沉香亭醉赋《清平调》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从此,李白就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杜甫曾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态,其对李白的描写是: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红、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照例率领著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於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赐李白,要他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白欣然承旨,尽管醉意未消,还是援笔立就:

三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三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因为赵飞燕是个出身微贱,得势后又骄纵放荡,最后被废自杀的女人,虽然贵为汉成帝的皇后,名声实在太差,因此,当杨贵妃知道李白竟把自己比做这样的女子后,十分生气,也就多方阻挠李白的做官机会。不过,对於这段故事,后人多持怀疑的态度。

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被赐金放归,结束他的文学侍从生涯。但是那三章《清平调》以及围绕著这三首诗的传奇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捶碎黄鹤楼

历代文人歌咏黄鹤楼的诗篇,最著名的当数唐朝崔颢那首七律《黄鹤楼》。因为有了这首诗,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们是找不到登临黄鹤楼的诗篇的。李白倒写过「捶碎黄鹤楼」的诗句,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

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在长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回,到江夏时遇到当时任南陵县令的故人韦冰,两人对饮叙旧。诗人有满腹心事,於是即席写下了著名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二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目为狂人,有些人还写诗文来讥笑他。为此,李白又写了《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一诗: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诙谐的笔调向丁十八「陪罪」:你怪我惊动你的「逸兴」,作诗问罪,可是黄鹤楼已经被我捶碎,黄鹤仙人也无处栖止了。好在黄鹤可以上天向玉帝诉告,玉帝会放黄鹤归来,黄鹤楼也会重建起来的。至於我,只有等酒醒了再来陪你同游。

虽有人不信此诗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却已不胫而走。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此事戏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显题诗在上头。」另一个和尚觉得此偈还不足以写出太白风韵,又把后两句改为:「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明代解缙作《吊太白》诗也有「也曾捶碎黄鹤楼,也曾倒却鹦鹉洲」之句,足见此诗影响之大。不过,这些人都只是将这看作李白的风流故事,却很少想到诗人胸中的愤郁,真是李白的不幸!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虽因服气崔颢作品而搁笔,未写出登黄鹤楼的诗,但他心中总觉若有所失。他眺望著江心的鹦鹉洲,心生一念:我何不效学崔颢,也作一首这种格调的诗呢?於是,题为《鹦鹉洲》的七律就这样诞生了:

但这样的诗,显然还无法与《黄鹤楼》相比。直到他到了金陵,登上凤凰台,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水,有感於六朝的兴废和国运的衰落,才触发灵感,写出那首气象格律皆堪与《黄鹤楼》相匹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与《黄鹤楼》都称得上是盛唐七律佳作,但因崔作在前,李白拟作在后,后人议论纷纷,崔颢和《黄鹤楼》的名气也就被越抬越高。

其实,崔颢《黄鹤楼》的风格是模仿沈佺期的《龙池篇》。而且,崔颢先已仿效作过一首《雁门胡人歌》。但《龙池篇》和《雁门胡人歌》皆未著称於世,《黄鹤楼》却被后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这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不能说没有关系。

李白是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着手于训养禽鸟的高手。

李白20岁左右时,曾一度隐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他在山中除读书,练剑之外,就是精心驯养一大群禽鸟。他在他后来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说:“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可见他饲养的禽鸟不仅数量惊人,而且他能令禽鸟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说明他的驯养禽鸟的技术是相当高超的。当地刺史知道这件事后很感举,曾到山上拜访李白并以李白“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延举荐了他。可是李白不愿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师”,不屑以此为进身之阶,终于没有应召。

李白喜养禽鸟终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之时,也乐此不疲,黄山隐士胡公养有一对白鹇,是由家鸡孵化,从小饲养长大的,十分驯服。李白在青城山时曾养过此鸟,但因此鸟野性较强而没有驯养成功。所以他对胡公的白鹇掩饰不住钟爱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夺人所好之意。胡公欣然答应奉送双鹇,但要求“谪仙人”亲笔题诗一首,李白欣喜若狂,马上写了带有序文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王言律诗一首,并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热衷此道的心情:“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合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李白轶事两则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曾在泾县桃花潭受到隐士汪伦的盛情款待,对此李白还留下诗作,写了两首《过汪氏别业》五言古风(见《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诗里对主人别墅幽雅,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主客间酒酣耳热之际的尽情歌舞,都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

汪伦款留数日,临别赠以厚礼,并踏歌送行,李白感其意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抒发情怀、脍炙人口的《赠汪伦》,被后人广为传诵,短短四句,充分表述了诗人和汪伦的深情厚意,成为友人相送的绝唱。

但您可知道,李白是被汪伦“骗”到桃花潭去的。

汪伦是什么样的人呢?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泾县志》记载,汪伦是住在桃花潭岸边的隐士,是个不图仕途的知识分子。

汪伦得知李白东游至宣城,因久慕李白诗名而修书“骗”他来作客,这个趣闻佳话不光是当地老少皆知,在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六《补遗》第十一)中也曾有记载: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这桃花潭绝句即指《赠汪伦》诗。

然李白那豪放的性格中,有时也未免怀有些许妒忌之心。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还,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逗留的日子里,登上屹立于蛇山的黄鹤楼,面对滔滔江水,诗兴大发,欲题诗于上,猛见崔颢的《黄鹤楼》诗赫然在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想题诗的李白,观此诗后不敢题了,遂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但太白对崔颢诗又服又不服,至南京乃作《登金陵凤凰台》,欲与崔颢的《黄鹤楼》较胜负: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凤台山。此事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有载:“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在计有功的《唐诗记事·卷二十一》亦载:“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可是经李白与崔颢一决高下的举动,却愈增崔颢此诗的知名度,被人推崇。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后人的评价也随之而起,生活在宋元之际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云李诗与崔诗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但清人纪昀却不同意方回之说,直抒己见云:“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吴昌祺《唐诗解》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

看来李白大可不必与崔颢较劲,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人处事,何必时时处处争第一呢。
参考资料:一杯海网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

相关参考:

李白的趣闻轶事
一日,李白在西山与诗友们饮酒赋诗,一名叫胡木的秀才自恃学识渊博,想难倒李白,遂走到李白面前说:“久闻先生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先生玉成。”说完,提笔在桌上写道: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胡木这句上联是三个...

要诗人的趣闻轶事,急需,简短
“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李白轶事两则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曾在泾县桃花潭受到...

关于李白一些简短的奇闻趣事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

EXO灿白的小趣事有哪些
1、灿烈ins点赞了一个灿白站里的灿白视频 2、灿烈对白有占有欲,他对成员宣称白白是他的,跟白说过很多类似我爱你的情话,但白听得多了,就免疫了。3、白跟别的成员亲近时,灿会吃醋不理白和那个成员 4、伯贤生日后...

白居易的逸闻趣事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锽以文章传名于世。他五六岁时便学做诗,十几岁时在家乡已很有名气。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顾况是长安的一位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

白居易的奇闻趣事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年幼时聪明智慧无人能比,胸怀十分开阔豪放。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曾经在袖里藏着一篇文章,去京城投靠担任著作郎的吴人顾况。顾况很能写文章,却生性漂浮轻薄,后辈们写的文章,没有几篇能...

古代名人趣事
王羲之的书法「铁画银钩」,流传千古,而他一生的趣闻轶事,也脍炙人口。有一次,大官郗鉴到王导丞相家中,想在王丞相的子侄里挑一位当女婿。消息传来,一群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无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希望能被选上。

白介夫的相关事件
日前,这位对北京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世纪老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从陕北到东北的数千里跋涉、在太行山上赵树理的趣闻轶事令人忍俊不禁。这是位乐观而智慧的老人,在经历战火的岁月、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都充满了胜利的信念。白老...

逸闻趣事的意思是什么
”逸闻趣事的成语接龙逸闻趣事、事核言直、直言贾祸、祸乱相寻、寻死觅活、活眼现报、报应不爽、爽然自失、失之毫厘逸闻趣事相关成语逸趣横生、闲情逸趣、逸闻琐事、遗闻逸事、逸闻轶事、安安逸逸、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

星座趣事,趣闻。
2012-12-12 十二星座趣事 71 2006-09-22 谁能给我12星座的由来,传说,趣闻,以及天文上的现象,比如出... 2012-12-19 找个有星座方面趣事的论坛,玩玩,谁有,给一个吧? 2006-08-10 谁能给我12星座的由来,传说,趣闻,以及天文...

相关评论

  • 仲音4992: 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趣事有哪些 -
    18020025848: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李白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畜生”暗指杨国忠,与上联对得很正. 杨国忠想占便宜,反而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 仲音4992: 李白逸闻趣事有那些啊? -
    18020025848: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 仲音4992: 有关李白的趣事 -
    18020025848: 关于李白取名字就是一件趣事.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了李白七岁...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