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馒头的来历

   www.gaoxiao88.net
1、馒头”是中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一般上圆下平,没有馅儿。有馅的叫“包子”。也就是现在我们方言所说的馍、馍馍。这种食品是诸葛亮为了救人活命,急中生智做出来的。
2、据《墨子?耕柱篇》说,我国大约从战国时便开始将发酵后的面团蒸制食用,称之为酏食,当时的面是用杵臼捣细的,由于当时磨尚未出现,因此并不流行。西汉年间随着磨的出现,面食种类逐渐增多,但当时人们还不懂得面的发酵,都是死面的。后来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掌握了酵母菌生化原理,在适当温度下使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微生物在面团里发酵。这些菌有的使淀粉生成了酸,有的使淀粉生成了糖和酒精。放碱就是为了与酸中和,以消除酸味,并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气孔,有利于人们的消化和吸收。
3、中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朝黄一正《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南朝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4、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馒头》:“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於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_,象人头,以祠。神亦向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5、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因为“蛮头”是诸葛亮南征孟获时代替蛮夷兄弟的人头做祭品时急中生智做出来的,人们开始叫“蛮头”,后来诸葛亮觉得吃“蛮头”是对少数民族的不尊敬,就改称“馒头”了。
6、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7、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就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的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从此以后,人们才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
8、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明周祈《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宋丁度《集韵》:“馒头,饼也。”
9、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明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的《汇苑详注》记载:“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唐人徐坚《初学记》把馒头写作“曼头”。
10、宋时馒头成为大学生的经常食用的点心,所以宋周密《武林旧事》中称:“羊肉馒头”、“大学馒头”。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大学饱诸儒,薄枝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枚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牙齿辜大嚼,流诞才合慰馋奴。”
11、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因为其中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宋人王_《燕翼诒谋录》:“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这样多种馒头。
12、馒头在唐宋年间已作为美馔,成为殷富人家的主食。不但中原汉族人家喜欢食用,而且它还是与北宋同时代的辽国契丹贵族的食品。从文物考古中发现的一座辽墓壁画上,有侍女端着一盘馒头送给主人进餐。画中反映出馒头已成为契丹族家庭的膳食珍品。
13、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
14、随着社会的发展,馒头细分为馒头、包子、花卷等主要类型。


相关参考:

包子和馒头的来历
1.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馒头和包子广受欢迎,传说它们的发明归功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2. 传说的起源与救人性命的情景相关联,诸葛亮在紧迫的情形下创造这一食品。3. 诸葛亮因其智谋七擒七放孟获而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崇敬。他平定了当地的战乱,促进了安定与繁荣。4. 当时的南方少数民族,即今日的汉...

包子和馒头的来历 这个故事太有趣了
1、包子和馒头的来历与七擒孟获有关系,说起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将生活中人们比较普遍喜欢食用的“馒头”和“包子”的来历说个明白,开始需要从诸葛亮先说起。2、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

包子馒头的来历和哪个历史有关
5. 这些馒头因为制作复杂且成本高昂,后来人们省略了内馅的步骤,从而产生了白馒头。6. 包子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最初被称为“馒头”。7. 包子名称的使用始于宋代,有一本名为《爱竹淡谈薮》的书提及宋朝大夫孙琳用馒头包裹大蒜治疗淋病的故事。

包子馒头的来历
1、馒头”是中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一般上圆下平,没有馅儿。有馅的叫“包子”。也就是现在我们方言所说的馍、馍馍。这种食品是诸葛亮为了救人活命,急中生智做出来的。2、据《墨子?耕柱篇》说,我国大约从战国时便开始将发酵后的面团蒸制食用,称之为酏食,当时的...

子推馍的来历
子推馍的来历: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清明节,人们要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如今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

子推馍的来历
起源于山西,缅怀先人。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子推馍一个重约一斤,用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工具,以及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馍”,里面包着鸡蛋或红枣,上面捏制有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用...

粽子、馒头和馄饨的来历
人们遵循了这个指示,逐渐形成了在五月初五用楝叶和彩丝包裹竹筒米粮,煮成粽子投入江中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不再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其寓意深远,流传至今。2、馒头的由来与诸葛亮 馒头是我国著名的发酵面食,有传说称其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所创制。当时,诸葛亮率军南...

我们所吃“包子、馒头”的来历与下面哪一历史有关
2. 到了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了“馒头”的由来,指出它原名为“蛮头”,是诸葛亮用来祭祀泸水神的一种食品,后来误称为“馒头”。3. 馒头的制作原料主要包括面粉、发酵面、水、碱等,有时会加入白糖和青红丝作为装饰。馒头分为有馅和无馅两种,无馅的馒头在南方被称为“白馒头”或“...

我们所吃“包子”、“馒头”的来历和哪一历史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吃的“馒头”是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通常呈圆形且隆起。最初,这种食品是有馅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北方开始将无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这种称呼的由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密切相关。诸葛亮是三国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子福馍的来历
子福馍的来历是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重耳,割股奉君,但重耳当上晋文公之后,论功行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中郁闷,连夜背上母亲,隐居到几十里外的万荣绵山。重耳听说后,心想不封介子推不是忘本吗,于是赶忙给他封官晋爵,但介子推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发现不见介子推,派人寻找,...

相关评论

  • 莘桦1707: 包子馒头的来历和哪个历史有关
    15833852936: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在山西方言、陕西西府方言、闽方言,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中、西部有此称呼,馍字是后造字,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在早先晋语的读音.关中、中原等地称之为馍),中国汉族传统面食之一,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包子馒头的来历和哪个历史有关

  • 莘桦1707: 包子的来历是什么? -
    15833852936: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 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 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若问为什么?说起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 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

  • 莘桦1707: 我们所吃“包子”、“馒头”的来历和哪一历史有关 -
    15833852936: 包子与馒头的区别:(故事)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若问为什么?说起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

  • 莘桦1707: 馒头是谁发明的?
    15833852936: 包子的发明者据传是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突遇江面上狂风大作,孟获这厮要用人头来祭天,幸亏诸葛亮讲人道主义,改用面团包上肉蒸熟后代替人头,于是就有了包子,不过当时把包子叫做馒头. 在中国饮食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馒头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馒头才正式分家.今天许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馒头”.

  • 相关话题

    ap在线精英在线最新简短笑话,好笑的段子,搞笑句子,男女朋友校园冷笑话,搞笑歌词对白台词,夫妻搞笑对话,手机流行笑话,逗人笑的动物经典笑话,最新幽默搞笑图文,好笑的视频分享给朋友
    若有事情,请联系电邮
    © <搞笑吧